“双王”的起步更早,但这两年也陆续出现会影响巡回赛的伤病,这是更多人认为他们俩无法超越“三巨头”大满贯数量的原因之一。如果没有幸村和史密斯两位后起之秀,可能性还大一点。
而对于幸村和史密斯,也有相当大的争议。
幸村在场上实在华丽以至于他是当之无愧的“银幕巨星”,各种表演赛的第一考虑对象,各路资本的宠儿。
很多圈内人对他挑不出毛病,并认为目前从竞技水平讨论,幸村是TOP1。
相对来说史密斯受到的聚焦就少一些,尽管“国籍情怀”让英格兰人对他热烈追捧,一些人诟病史密斯“丑陋赢球”的风格,称其甚至比莱昂纳德还无聊。
然而他比幸村年轻3岁,比莱昂纳德足足小了6岁。如果不出伤病,顶级球员长青的职业生涯或许会让他成为“最后的赢家”。
但就像“小三巨头”称号刚起势时,大众讨论阿尔卡拉斯最容易伤病“退场”,后来却是诺亚迅速陨落。谁都说不准未来的情况。有人觉得幸村容易伤手,另一拨人又觉得史密斯容易伤腿。
所以吵来吵去,具有决定性的还是一个因素——伤病。
开赛前一天是周日,主办方给幸村选定训练场地,并且安排陪练。幸村婉拒了后者。
诺亚很重视赛前的适应性训练,从去年上海大师赛后,他觉得外找的陪练水平飘忽不定,效率不高,还不如他自己上手。
主办方有公开幸村的训练时间,所以场地周围围满了人,还有摄像头,这样的气氛,也会给予场上双方很大的心理压力。
只不过诺亚比幸村还能无视。
“今年球速确实不快。”结束后,诺亚在更衣室跟幸村聊,“多些变化能更省力,引导对面失误。”
无论是早期的U17世界杯,还是巡回赛、大满贯,都会举办开幕和落幕晚宴,区别在于巡回赛的晚宴会有相当数量的赞助商。这是一场双向选择。
幸村开了工作室,所以他今年不能置身事外。
“幸村。”莱昂纳德叫住了他,两人持酒杯面对面,“听说你创立了INF8?”
“是的。不过现在还是很小的规模。”幸村模糊地回答。
“走出这一步真是个大发展。”莱昂纳德是有点羡慕的,他的“野心”不足,“所以这是个经纪公司?”
“有这块业务。”
“我懂了。”莱昂纳德点点头,“祝你顺利,幸村。”
“谢谢。”幸村举杯示意,随后盯着莱昂纳德的身影沉思。
什么意思?
幸村在晚宴上一般不喝酒,大多数情况端着葡萄酒杯装样子。原因之一是讨厌思维失控的感觉,之二是怕回家诺亚发现以后难办。
开幕宴的话还有一个原因:他第二天夜场有比赛。
所以他这次成功滴酒不沾地回来了,洗完澡就去敲诺亚的房门。
“谁?”
“幸村。”
两秒后,门开了。
披件薄浴衣的幸村差点踩上从门口铺设到角落的松软地毯。
这打扫得费多大功夫?
“我进来了?”
“嗯。”
幸村脱鞋光脚踩进去,关上门。
诺亚整个人陷进沙发里,双腿蜷起,脚踩沙发上的兔毛垫。扶手上随意放着本书,应该是刚才在看的。
“随便坐。”诺亚看着幸村坐到他身边的单人沙发,询问,“有什么事吗?觉得紧张,还是不适应?”
“都不是。”幸村稍稍往诺亚那边侧,思索了几秒,改口,“可能有点。毕竟是重要大赛。”
“不过我来找你不是因为这些。”幸村说起来意,“晚宴的时候扬过来跟我聊了两句,关于INF8。然后就走了?我不清楚他有什么意图。”
诺亚起初还挺认真,听到一半笑意渐浓。
“你创立了INF8?是个经纪公司?就这样。”幸村的脚在柔软的地毯上晃荡,像他的思绪一般飘忽。
“扬是个低欲的人。”诺亚解答,“他可能是出于好奇?我不确定他是不是对加入你的公司感兴趣。”
“我以为是来打探消息…为了竞争。”
“没有这么打探的。”诺亚笑了,“他是容易沉浸在自己思想里的人,不喜欢被琐碎的事情扰乱,比起发展自己的商业帝国,他应该更倾向于别人为他安排好一切。网球对他而言只是一份工作,他不觉得自己有‘推广’的责任,其他事情更是如此。”
“你好像很熟悉他?”幸村眼神闪了一下,又看向诺亚。
“以前我们聊得来。”诺亚很坦然,“他比布朗少许多‘竞争对手’的感觉。虽然我也没想到他竟然会开天价‘挖墙脚’。”
说到这,幸村和诺亚都笑了。
“你和他表演赛的时候接触多,应该能感觉到。”
确实,总体上心眼不坏。
见幸村不说话了,诺亚便结束这个话题,“所以,你不用多虑。而且比起工作室,现在还是专注于比赛,阿一。”
还在思索中的幸村抬眼看向诺亚。
“是,你说得对。”
“如果你还记得第一轮的对手?”
“奥托·维尔特,芬兰人。发球速度快但不稳定;擅长正手,对角和直线;反手软,对角还算稳定,直线容易挂网。”
“正确。”诺亚像出题老师,“策略是?”
“压迫反手位。封锁对角球路逼他出直线,掌握主动。底线接发。PlanA-E。我看过了。”
诺亚鼓两下掌,“放松,不用太追求速度。”
“嗯。”幸村盘算着赛程。
他作为1号种子坐镇1/4区,4号种子阿尔卡拉斯2/4区;史密斯3/4区,莱昂纳德4/4区。
晋级半决赛,对绝大部分球员而言都是难如登天。老将巴普洛夫至今“八扑”是有现实原因的。
半决赛之后的两轮就属于“巨头”的难关了。
“去年是布莱尔…”幸村无意识地揉着手。
去年输给阿尔卡拉斯拿了两个盘子,一次温网一次罗杰斯杯,这对心态是有点影响的。
今年半决赛就碰面,旧账重翻,真想“干掉他”。
诺亚静静地观察幸村的神色。
他的观察力没有天海细腻入微,好在有前期的经验和参考。
无论他还是天海,与幸村之间的信任都是经过数年考验的。而精神上的帮助高效与否,就在于这份“信任”。
“你感觉好吗?”
这句话如果由幸村的妈妈询问,幸村的回答会是:“我很好,不用担心。”
如果由早苗问出,回答是:“没事,不影响。”
如果是长期的好友丸井,幸村会回:“我很好,放心。”
如果是加缪,那么会比较坦率但稍微多一分心眼:“还可以,一般。”
如果是理疗师兼营养师格拉尔,幸村会透露更多,“我这几天想要更丰富的菜单。”
如果是天海,在询问阶段的语句会是:“你看起来有点郁闷?”
然后幸村会回答:“是,我感觉状态没出来,不是很兴奋。”
如果是诺亚,在提问后幸村会回答:“我觉得有点不在状态,也不是不高兴,就是心里有点闷。应该是注意力被分散了?可能是被这两天扎堆的平面拍摄影响到。”
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大概很难跟别人剖析内心,也就更难把这些堆积的负面情绪及时清理。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倾诉,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刻爆发,大概率会是赛场,最艰难的时候。
幸村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而有“信任的对象”,仍是他的一份“幸运”。
“是不是还有什么疑问?”半晌,诺亚开口。
幸村向后靠了靠,发散的目光投向诺亚,“有种想赢的急切,虽然还没开赛。”
诺亚眨一下眼。
幸村偶发的老毛病了。
他想要确定的胜利,可巡回赛哪来的百分百赢家?比赛也是“it's not done till it's done”。
这种急切,是信心不充分的一种反应。
诺亚伸出脚站起来,小迈一步在幸村的左侧单膝跪在地上,他握住幸村的右手,在手背上轻轻一吻,抬头,“你有什么可疑惑的呢,阿一。你是一个奇迹。”
技术、精神、品德,一切的奇迹。
在屏息的同时,任何的不确定、疑虑都在瞬间消散,内心像是被外力夷平过后的平静。幸村在轻颤中深吸一口气。
赞美总有种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它来自诺亚时更甚。
幸村俯下身亲吻诺亚的手,凝视那双清澈的眼睛:“我永远相信。我永远前进。不只是为我自己,也为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