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选在阶梯教室里进行。
阶梯教室大约有百来个位置,不同区域由不同颜色的办公椅划分,中间的廊道还竖着立牌,写着1~10的数字。
怪不得一定要求分组,敢情是按照阶梯教室划分的意图安排的。
苏柚进门时被小小震撼,她小声问走在前面带路的向韩:“为啥把阶梯教室整得跟抢答比赛现场似的?”
向韩从善如流:“听说是什么合作教育,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共同攻坚。还有就是方便学校搞竞赛,每个学校分得开。”
南洋附中是省重点,学校不仅提倡学生参加校外赛,学校内也会不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能力竞赛,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综合能力。
A班参与的竞赛是最多的,也被称为竞赛班。他们参加比赛一方面是在履历上增加优势,另一方面就是锻炼胆识和临危不惧的能力。
说不定当初邵主任的吹嘘有几分是真的。
“你说得对。”苏柚真情实意道。
学校还是没有丧心病狂真的把全部座位弄成大拼盘,最后几排是统一的藏青色,归听课老师所有。但从视觉上来说,不如全换,起码整齐些。
听课老师早早就位,在座位上向学生微笑打招呼。
而路过苏柚座位的同学才后知后觉询问起苏柚要去哪个组,得知是真的被向韩这组承包了而不是没有位置随便坐后不免带上遗憾。
苏柚英语一向不错,在课上被钟姐点名还能推她出来救急的,在第六组不是浪费了吗?
每组的位置为3*3的方格,第六组在左边靠窗位置,座椅是湛青色。
苏柚麻利钻进第一排最里面的,向韩顺势坐她旁边。看来“光宗耀”组小组似乎并没有固定的位置安排。
待A班的学生陆续就坐,老师们也调整好摄影机的角度。苏柚扭头粗略一数,起码来了二十号人,这么一看,声势浩大,背后发凉。
“附中英语老师这么多啊?”苏柚感慨。
“有些不是。”向韩闻言,道。
“还有其他科目的?”
“是啊。都赶着体验一下A班老师的教学方式呢,好学习学习。”向韩逗乐,“虽然不知道效果,但扛不住他们乐意。”
他想到什么,回头向江自牧求证:“老江,刚刚进门最前面那个是不是高一教我们的化学老师,天,他头发长了好多,盖住秃顶了,一下没认出来。”
苏柚不由自主跟着向韩向后看。
这一转,和江自牧来个脸对脸。
江自牧因为向韩的询问微微侧头,眼波流转间,淡漠疏离感更重,垂下的睫羽又浓又长。
“嗯?”苏柚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有点低沉,尾音上扬。
江自牧反应过来向韩在问什么,淡淡道:“是他。”
要命了,正常人的声音怎么能合她心意到这样。
果然贴耳效果更棒。
苏柚耳朵激动得发红。
她平复心情,热度渐渐消退后才担心起学业。她问向韩,“公开课会很多吗?”
“这个,噢,不多的。”向韩转回来,“毕竟公开课一般都是表演课,一学期几节课不碍事,多了别说学生,领导也是要闹的。”
“物以稀为贵。所以一些老师如果有我们班的课,只有有空都会来旁听的。”
苏柚似懂非懂点头。
“上课了。”
苏柚欲多问几句,江自牧冷淡的嗓音适时插进。听不出是被烦着了还是单纯提醒。
向韩和苏柚对上江自牧,跟老鼠见猫一般,软蛋地坐正身子。
即使是表演课,A班的上课质量也是不错的。知识点,特殊句式,错题改正分为几个板块讲完,讲课期间还穿插暖场的小短片和学生随机抽查。
据苏柚观察,摸透提问的规律,找的都是平时班上课堂里最积极的学生,班长杨云也在其中。
班主任很会嘛。
普通学生乐见班上有这么群好学的同窗。课上有他们在,意味着课堂不会冷清而显得他们的小动作太明显,点名回答也轮不到他们,图个清闲。
苏柚觉得赚到了。倒不是不会,每节课她都会提前预习,而是减少站起来的次数对她这样犯懒的人来说太棒了。
“现在请大家根据PPT上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一会儿抽学号,抽到的同学起来回答。每位同学都要准备,谁也不知道电脑会抽到谁。”钟麓的竿子敲着黑板,后半句加重语气,“记住了,得全英文,用上刚刚复习的语法。”
全场倒吸一口气,翻书声加大,此起彼伏的交谈随之响起。
苏柚找出草稿本,再次转过身打算与组织来场心换心的真诚交流时,发现江自牧在压着本子做物理题,旁边的同学好点,在刷英语阅读理解。
更后排的就不知道在奋笔疾书什么了。
她感觉她仿佛被排斥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