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谅解,那请容我两日后再行登门拜访。”
139.
两日里长安城里都还算平静,慕容暐有一点没有说错,诸葛承那个五十人的队伍对于整个亡国贵族居住的区域来说实在是人手不足。那点人进了坊里后像是在池塘里撒了把豆子一样瞬间就不见了。
住在坊里的贵族们真要密谋点什么能轻易地避开这些探查巡逻的人的眼线,所以对于天王的这番注意,慕容暐一点也不担心。而诸葛承同样也不担心,他的这番操作本来就是先射箭再画靶,慕容暐这支箭的动作早就已经都在诸葛承眼里了,他只是没有想好要不要直接画一个靶子把他们一起交给苻坚去处理而已。
于是当两日后的未时,阿拓以检查的名义又找到慕容暐府上的时候,看门的仆人一脸镇定地将他带去了后面的议事厅。
厅里已经事先坐了几个人,慕容暐见阿拓来了就一一给他引荐了,虽然这些人的名头报出来各个都很响亮,但其实他们如同慕容暐一样,只是一群沉湎于过去荣光的丧家之犬罢了。
阿拓倒是没有露出什么鄙夷的表情,这次他表现的反而是像个合格的下人一样,不但一上来就对着慕容暐行了一个面见皇帝的礼,那几位他也一位位地对着他们行了符合他们身份的礼。
而见他如此上道,那些来此的各部代表也是一脸的欣慰表情。只有其中一位和阿拓见礼时有些尴尬,因为阿拓低下头行礼时那位的注意力都在他腰间的那把刀上,愣了好一会后因为慕容暐咳嗽了一声,得了提醒的他才大梦初醒般赶紧叫阿拓起身。
慕容暐作为在场的主人和身份最高的人又把那天他和阿拓说的内容和计划当着大家的面复述了一下。而阿拓作为慕容冲的代表也对着众人替慕容冲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勉励和慰问。大家来回客套了一番之后终于进入了实质的环节。
各部代表都表示毕竟大家都是鲜卑血脉,虽然分成了不同部落但大家总体的志向还是共同的。因此慕容暐的计划大家都会鼎力支持,只要城外的慕容冲和慕容暐商定出一个具体计划,各部一定保证全力支持。到时候大家会跟着一起搏命,而且一切均以慕容氏为马首是瞻。
然后他们就各自报了一下自家可以调动的人手,一番相加之后阿拓不得不承认这一股亡国贵族的力量看起来是真的不能小觑。而且由于众人里有很多都是王子王孙的身份,从小习武的贵族们的战斗力甚至要强过一般的兵员。城里的这些人如果真的使用得当的话,关键时刻未尝不能称为一支奇兵。
“各位的决心和能力我都已经非常了解了,待我明天就想办法出城后将这些全部汇报给殿下知晓。大约在一个月后我会想办法再进长安城一次,到时候我会将殿下的态度和具体的想法再行告知各位。”
阿拓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所有此行想要明白的情报,并一再保证会将各部的消息一并带给城外的慕容冲。
“那么还请各位在长安城里稍安勿躁,耐心等候我的消息,陛下与殿下皆是天幸之人,定会有上天赐予的良机到来的,到时候我们同诸位一起再一同为了鲜卑的大业努力。那么今日我就先告退了,一月后我与诸位在长安城再会。”
这次的会面双方都很满意,各部代表陆续告辞,而慕容暐又和阿拓商量了一些下次见面的事项以及单独给慕容冲带的话后也让阿拓离开了。
出了慕容暐宅邸门的阿拓刚想要离开就有一个人从暗处拐了出来。
“这位使者请留步。”阿拓看了那人一眼,是刚刚见礼时那位发愣的部族代表,“我想请问一下,你父亲只来得及有你一个孩子,他连你的面都没见过就去了,你是哪里来的兄长可以行‘二’的?”
阿拓抬起眼看细细地看了对方一眼,可惜眼前的人物实在是无法和自己的一些记忆产生关联。
“跟我来。”
那人也没急着解释什么,反而是装作没看见阿拓一样自顾自地朝前走,而阿拓则在确定无人注意到他俩后也跟上了那人的脚步。那人的宅邸离慕容暐的不算太远,但是宅邸的规模要比慕容暐的小一点。
那人先一步回了自己的宅邸,却把门关的剩下一条缝,于是阿拓也自然而然地像回家一样自己上前开了门进了院子。
“有什么话到这可以说了吧。”阿拓并不是很怕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在等着他,现在这群亡国贵族比他更想安静做人,巴不得天王不要注意他们。
“世事真是无常啊,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也算是见面不相识了。”那人又看了眼阿拓的刀,“你娘把它给你的时候没告诉你这是你父亲用过的刀吗?”
“我娘只说,自己小心。”
阿拓的脸上既没有什么感慨,也没什么感动,虽然他已经基本相信了眼前人的身份,但是不认识就是不认识。也许王族成员间历来没什么亲情可言,阿拓也没从眼前这个年长于他的男人身上感受到什么血浓于水的感觉。
“是吗?我们这种被迫久居长安的,也不知道该是心疼你小小年纪就要一个人在外奔波呢,还是该羡慕你有着我们没有的自由。”那人对着阿拓招了招手,“要进叔父家坐一会吗?喝杯马奶酒再走。”
“不用了,我明天还要想办法离开长安,酒就不必了,容易误事。”阿拓对着自称是他叔父的男人点了点头,“知道叔父住哪里就可以了,等我一月后来长安时再专程拜访吧。那么请恕侄儿告辞。”
阿拓转身还没走出大门,而他的叔叔在他身后叫住了他。
“对着外人也就算了,对着自家人就不必学汉人那套假惺惺了。兄长他死得早,我们做叔父的又跟着天王来长安哪里也去不了,不得已从小让你一个人野在外面长大了。但是记住,你是个鲜卑人,不要把自己弄得像个汉人似的。”
“多谢叔父告诫,侄儿下次来长安时再来聆听教诲吧。”
阿拓用一句无比汉人的回答结束了他和自己的血亲在长安的第一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