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我也错了,以后不该拿的我一定不拿。”
“你们仨给我记住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嗯嗯嗯,姐妹仨站成一排小鸡啄米般点头。
这番折腾下来,因四丫而起的伤感,倒散去不少。
*
四丫不肯回家,生活却要继续。
紧锣密鼓筹备了将近半个月,农历七月初七这天,面摊正式开张。
一大早大房全家出动,乘坐早晨7点的客车抵达石井县汽车站。
先去李志远家取来事先存放的家伙事,随后来到工地。李志远闲来无事,跟来帮忙。
将小推车停好,带来的食材取出,众人开始忙活。
只是老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啊。
中午时分,小推车周围站满了人,可观望的多肯买的却没一个。
正在煮面的徐招娣眉头紧锁。
“定价是不是有点儿贵?”李志远慢吞吞道,“兰州拉面也才2元一碗。”
不知道姐妹几个哪里来的底气,一碗普普通通的打卤面竟跟人家牛肉面一个价。
说她家面贵?二丫恼羞成怒,“你尝过吗就说贵,我们的面比牛肉面可好吃多了。”
听说那边餐厅一年都用不完一头牛,
李志远见二丫生气,立刻道歉,“是我错了,不是咱们定价贵,是这些工人们不识货。”
二丫冷哼一声,不再跟他计较,“你妈病怎么样了,你没又出去做坏事吧?”
李志远摇头,“没,这几天一直在家照顾她。医生说我妈的病是感冒引起的肺炎,住了几天院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再休息几天就能彻底康复。”之前妈妈咳血,他误以为妈妈病入膏肓,才铤而走险跟着王光勇出来抢劫。
二人一边干活,一边小声说着话。
胖丫坐在推车旁的凳子上,小身子扭来扭去,怎么才能把钱从大家的口袋里掏出来放到她的包包里呢。
她瞧着手中大姐特意给她缝制的用来收钱的小包包,忍不住叹口气。
一分钱没收到呢啊。
咋办嘞-
突然,她灵机一动。
二姐说的对啊,大家没尝过她们的打卤面,当然觉得2块钱一碗太贵了。
“大姐,我要离开下。”胖丫起身走到推车后,拽了拽徐招娣的袖子。
大丫正忙着切菜,闻言心不在焉的点点头,“不许走远。”准备了这么多食材,不会一份卖不出去吧?
“三姐,你跟我一起。”胖丫拉起三丫的手往远处跑去。
干嘛去啊?二丫看着二人跑远的身影摇摇头。
不过一刻钟,二人又气喘吁吁跑了回来。
叶真真心疼的望着满头大汗的闺女,“热,慢慢走。”
“嘿嘿,是啊,天真热啊。这么热的天儿,吃上一碗过凉水的打卤面得多痛快。妈,叔叔伯伯们都没尝过你手艺呢。咱们第一天来摆摊,不如给大家便宜点儿?”
叶真真哪里懂得如何做生意,小女儿说啥她都说好。
二丫无语,就惯吧。
徐招娣不知道妹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没有阻止。
第一天呢,便宜就便宜点儿,总比浪费了的好。
见家人们都同意,胖丫清了清嗓子,走到推车前笑眯眯道,“各位叔叔伯伯们好呀。”
“小娃你好你好。”工人们看着桌子腿高的小姑娘,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叔叔伯伯们,你们还不知道吧?我妈娘家祖上在宫里做御厨呢,我妈遗传了先人的天赋,做饭可好吃了。她做的打卤面啊,要认天下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胖丫拍拍胸脯保证道。
摊子后,大丫二丫三丫姐妹臊的脸红脖子粗,不过依然强撑着面带笑容。
哈哈,天下第二。
叶真真笑盈盈,闺女夸她呢。
“呦呵,丫头片子口气不小啊,一碗面让你说的天上有地下无的,你叔叔我还真想尝尝。不过2块钱一碗,也太贵了吧,咋不去抢呢。”
人群里一位穿着蓝色工服,看上去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
“叔叔,小孩子怎么会撒谎呢?我妈妈做的面条真的很好吃。”胖丫眨巴眨巴眼,“你尝尝就知道了,量也很大,管饱哦。
你要是觉得贵,这样吧,我们真百味第一天开张,给你打五折,只要一块钱一碗。不过你要觉得好吃,明天继续吃的话就是原价了。
肉啊菜啊油啊用的都是最新鲜的,鸡蛋放的也可多了,1块钱要亏本的。”
小孩子当然不会撒谎啊,但小孩子会胡说八道。
每碗面卖一块也有的赚,但接下来天气冷了,蔬菜会涨价,肉蛋会涨价。
那时呢?面价格变来变去,赶客呢。
不如一步到位。
“一块钱?所有面一个价?”中年男子似乎来了兴趣。
“对啊。大叔,咱们有荆芥西红柿鸡蛋面,黄瓜麻酱肉丝凉面,香菇鸡肉面,猪肉豆角面,炸酱面等十来种呢。您想吃啥?”胖丫指了指小推车上方的招牌。
为了结算方便,所有面定价一样,来之前她们商量好的。
但不同的面,肉蛋菜分量不同,赠送的小菜也不一样。
“给我来碗荆芥西红柿鸡蛋面吧。”中年男子思索片刻道。
胖丫挑眉,“大叔是行家啊。”荆芥西红柿鸡蛋打卤面是最家常的一道食物,却也最考验厨艺。
终于有客人了。
虽然这客人十有八九是妹妹找来的托。
徐招娣又不傻,带着叶真真赶紧忙活起来,很快一碗冒热气的打卤面递到男子手里。
男人惊喜的看着眼前脑袋大的两个陶瓷碗,“这么多?”光面条就得有了半斤吧。
而且是分开装的,面是面,菜是菜。
“叔叔伯伯是干体力活的,吃饱了下午才有力气做工。”胖丫真诚的说道。
此话一出,不说中年男子,他周围的工人们也感概万千。
几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怎么上边就不懂呢,天天拿猪食糊弄他们。不然他们也不能围着一个死贵死贵的面摊子观望,半天不肯去食堂。
“桶里面汤免费哦。”胖丫又指了指小推车右侧。
不错不错,量确实不小,味道呢?
“老张,老张,吃着怎么样?”
“呦呵,老张,你碗里鸡蛋不少啊。”
老张忙着吃呢,哪里顾得上回答。
大半碗面下肚,才舍得抬头,“小姑娘真没胡说啊,这碗面条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面,比吃大鱼大肉还痛快。”
浸过凉水的面条爽滑劲道,鲜红的西红柿配上黄灿灿的鸡蛋,再加上绿油油的黄瓜丝。
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更不要提灵魂酱汁,他们南省独有的荆芥。
真的值了。
啥玩意能比大肉好吃?这下可非尝尝不可。
“给我来一碗,我也要西红柿鸡蛋的。”
“我要猪肉豆角的,酱黄瓜多给一条。。”
“我要凉面,麻酱多放。”
“丫头啊,多给你叔放两勺酱汁啊。”
小推车前迅速排起了长队。
工人们一手交钱,一手领面,热闹非凡。
包包越来越鼓,胖丫开心的想转圈。
*
卖完面条回家,正好碰上许文才来给徐招娣送录取通知书,恭喜她考上镇实验中学。
“那个,第一天开张,生意怎么样?”送完通知书,许文才站在窑洞门口磨磨蹭蹭不肯走。
徐招娣微笑,“还不错。”心里却有两分无奈。许老师人真的不错,就是人木楞了点儿。
“许老师,暑假你也没回家啊?您老家在哪里啊?”胖丫好奇问道,“进去坐坐呗,我给您倒水喝。”上次许老师帮她圆谎,她要好好谢谢她老人家。
徐招娣头疼。
傍晚时分,乡亲们陆续从地里回来,正是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
许文才站在这里算怎么回事,不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
小妹又算怎么回事,还要请人进去。
“妈,你先进门。”她交待道。
叶真真听话的点头,掏出钥匙去开门。
“你仨也回去。”望着一副显然要跟人好好聊聊的小妹,她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忙了一天,你个小人也不累?哪里来那么多精力。
随着叶真真身影消失在转角,许文才眼底的失望一闪而过,耷拉着脑袋道,“我也走了,书你记得看。钱要挣,学习也不能落下。”
刚转身走了两步,没想到差点跟人撞上。抬头一看,竟是叶真真的小姑子,徐彩霞。
徐彩霞是来特意打探消息的。听说几个侄女去了县里做生意,她来瞧瞧。
没想到他也在。
徐彩霞立刻迎上来,笑盈盈道,“许校长,好久不见。”
许文才皱了皱眉,不动声色退后两步。
“您干嘛见到我就躲啊,我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谢谢您对我几个侄女的关照。”徐彩霞满腹委屈。
许文才到底有什么病,为何老躲着她走。是她腰不够细,脸蛋不够美,头发不够粗?
“不用,不用,她们是我学生,我该做的。”说完,许文才撒丫子跑了。速度快的,跟被狗追似的。
“啧啧,小姑见到男人走不动道。”胖丫小声跟姐姐嘀咕。
“屁,小姑是见到好看的男人才走不动道。”二丫嘲讽。
“许校长才不会喜欢她呢,小姑心肠可坏了。”
白瞎了一张好脸。
姐妹俩趴在墙头上,津津有味点评道。
徐彩霞又气又羞扭头回家了,消息也忘了打探。心中对大房的恨意,却又多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