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
百里长闻领着云疏作礼,为首的长者淡淡颔首,看向屋内:“云浅的身子如何了?”
“回掌门,蛇毒刚解,现下只待将养些时日便可无恙了。”
“那畜生现下在何处?”
百里闻言随即敛了下眉:“弟子不知。”
聚言堂的视线随着他的话落过来,百里长闻低着头,看不清掌门的神色,来不及揣摩便听见一句:“长闻,你来一趟。”
身后站着的云疏悄悄抬头瞟了一眼,又不动声色地将视线收回去,看着师叔和聚言堂的那帮老头去了后山。
少年敏锐,很快便猜到此事许是与那本古籍有关。
只怕不简单。
——
聚言堂内,掌门屏退了一应长老,只留下长闻一人。
“长闻,你可知此番闭关,犯了什么错?”
“弟子知晓,不该违反门规破了古禁,还请掌门责罚。”
“那禁书现下在何处?”
“在弟子居室。”
“你回去将书处理掉。”
“为何?”几乎是下意识就反驳而出,待百里长闻反应过来也知道失了规矩,便又重新应道:“长闻失言,但那古籍上的方子稀世少有,且若不是因它,云浅的毒不会这般好解。”
“那你可知云浅是为何所伤?”掌门复又开口。
百里长闻稍默,随即便应道:“后山毒物所伤。”
“你既知晓,待回去处置即可,莫要再多问。”
“可……”百里长闻也想再说些什么,但触及掌门这般沉肃的神情,终究还是颔首应着出了聚言堂。
其实对于《无人可解》的态度,百里长闻自己也有些说不清。
这典籍自然不似寻常的医术那般,写着中规中矩救人的法子,甚至于还十分偏激,从那日云浅解毒的情形来看就可见一般。以毒攻毒的法子,江湖自是有这样的方子,但大多是些不入流的一些小门小户,还从没见过哪家能这般明目张胆地习这样的医术。
便又想起云疏那日偏执的模样,或许早日处理了也好,也省得这孩子入了歧途……
百里长闻心中有了成算,这便下了山,推开居室的门,《无人可解》本是放置在他长案后的檀架上,这会儿却没了踪影。
百里长闻顿顿,又去敲了云疏的房门。
少年不见踪影,他问起路过的随侍,知晓云疏去了湖中垂钓,一时也不作他想。
云疏姐弟二人感情亲厚,但他却不是个能耐得住静的性子,这些时日因着要解云浅的蛇毒,少年已经关在屋里压了好一阵子,现下云浅蛇毒已解,他出去游玩也算意料之中。
至于那本典籍,许是被云疏收在了某处。
百里长闻便也不急着向他寻取,左右是会被他焚毁的东西,并不急于一时,于是便又转身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并不知晓此时的云疏,并未去溪莲湖中垂钓。相反,少年在地宫。
这地宫原是云疏父亲曾经闭关的地方,父亲离开以后,云疏便把自己东西搬了进来,无事的时候都会在地宫里修习。
无他,这地方能让他将心静下来,且里面还养了白只。
白只也是父亲给他留下的,据说是不知名的野猎,平平无奇的品相,在外面遇见了,怕也只会觉得是从哪儿飞来的野雀。但是白只并不喜欢去外面,多半的时间都是待在地宫,即便是去了,也只是去后山的竹林里走一圈就又回来。
云疏以为白只是喜欢吃后山竹林里的菌菇,对此倒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今日他本是想着去湖中垂钓一番,溪莲山的莲花开得正盛,风景正是最佳,伐一叶扁舟在湖中垂钓好不自在,只是他走了半道又突然改了主意,看着鱼跃摆尾咬下一瓣莲花,脑子里闪过在《无人可解》上看过的一张方子,垂钓的心思当即消了大半,转身便回了地宫。
“焰毒难解,但烦忧者众,因其本体龙蛇体火虚旺,使药用者往往难以承受,及过半,便玉殒香消,不能使其真效凸显,若来日能寻到温柔似水之物渡之,或可能解其烦。”
这段话的意思百里云疏反复揣摩,大抵是那日云浅身上所中的便是焰尾毒,寻常毒蛇毒性都是集中在齿尖,这焰尾也是独特,全身上下最厉害的地方竟是在尾部,叫人捉摸不透。
所以中毒者只用稍稍被那尾部一扫便可毒发。百里云疏思索着但很快又摇了摇头,也不尽然。
虽说这典籍上写着的是焰尾毒,但也并不代表了那焰尾蛇齿部就没有毒性,或许更烈也未可知。
百里云疏反复揣摩着那张方子,视线在“渡之”两个字上停留下来,蛇性冷血,毒性猛烈,若是能将这毒素转移到其他本体当中,似鱼似鸟般温和,会不会毒发起来就温和得多?
云浅那日解毒时的骇人景象在脑中走了个来回,不待百里云疏敛眉,地宫的门就被什么东西从外面打开。
他收回思绪往门外一瞥,看见一只白色羽毛的鸟叼着个什么东西。
百里云疏当然认得这是他养的白只,可白只叼着的东西却让他额上青筋都猛跳了两下。
是那条焰尾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