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巧合了些,但事已至此。崇元帝还是下令将那焦尸行了鞭刑再卷去乱葬岗。崇元帝这几日精神不济,服过丹药后又睡下了。
不过在躺下前,一道谕旨倒是从宫中传出。
圣上亲令,召益州二皇子南宫柘,下月返京。
自此,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
*****
京中各方势力交错,自谕旨下达后,往来进出缙京者尤盛。皆是快马加鞭驶去千里,打探独城。而千里外的益州城,尚未行兵马。
京中百姓生活照旧,虽不知所生何事。但京中流言四起,人心不定。只是维持表面的平和,都惴惴不安地等着未知的风雨。
将军府落在明华街,却是景象大有差别。
京中局势紧张,将军府却处处张灯结彩。宋夫人有条不紊地指挥各处管家理事。
嫁娶之宜本就是终身大事。且两人是圣上赐婚,谕旨已下。早先太子病重,伤势不明,礼部便得令加紧赶制婚服,因此江左联姻又上一阶层。
崇元帝信奉甚多,太子久治不愈,已然焦急不已。便想借这桩婚事给东宫冲喜。左思琳被册封为郡主,封号永宁。
婚事一应由礼部按嫡郡主规格操办,南褚开国皇室单薄。明面上的郡主加上各王府也不过四五位,其中正经无二有御赐封号的只明嫣郡主一人。
明嫣郡主又是长公主禾嘉的掌上明珠,婚事自是不急于一时。于是永宁郡主的出嫁才更显重要。
东部薨逝,这桩婚事没赶上给太子殿下冲喜,礼部各个官员都吊着脑袋在办差。生怕一朝不慎就人头落地。如今又赶上崇元帝病重,说什么也不能再拖,紧赶慢赶,肃忠将军府的喜事正式被抬上了日程。
纳吉采礼,过定换亲。
自那日殿前别过,江湛回府后亦想了许多。虽说他此前没有娶妻的想法。但那日女子字字恳切,言辞肺腑。到底是人家姑娘选择了他,宋夫人也派人去打点过。一日曾在胭脂铺子远远地和左思琳打过一次照面。
言行举止挑不出错,旁的不说,眼缘倒是相合。
既然已经赐了婚,那便再无回路。既然是府中第一次操持这么大的礼,又是湛儿娶妻。宋夫人自当十分上心。一一让人对了流程。
江湛竟也十分配合。
将军府先过了三书。婚书由江湛亲笔所提,字字细致,选用文洲金墨,此为婚书。送至左府后点下彩礼名目,一一过目,此为礼书。待到大婚之日,永宁郡主过门宣读迎书。
此则为三书。
大雁珍贵,由宋夫人聘请好媒前去纳彩,备有胶、漆、合欢铃、鸳鸯等吉祥几彩。由礼部随人问名二人生辰,附去庚帖入佑德寺合婚。
签信传回,为大师所言呈回礼部和将军府,乃是——
天赐良缘,上上吉。
此等消息传回,崇元帝大悦又封了不少赏赐下来。宋夫人也是一惊。看着两道生辰一同求出来的合婚词,也不由弯了下眉。
江湛自己也不免有些意外。此后便已然定下良辰,请期已过。
此为六礼。
三书六礼,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载着红妆十里,永宁郡主着一身喜庆的百鸟朝凤染金织丝喜服,嫁给内阁学士江湛。
明莲思绪有些游移,婚事如此这般郑重连她也始料未及。将军府的态度更是意料之外。迎亲的马匹出自江玄青私库,将军府上上下下装扮一新,为保周全,迎亲的队伍及宴席周围都安排了江门军在暗中巡护。既保全将军府又不喧宾夺主。
就连来看热闹的百姓都受到了宋夫人着人准备的喜银铜钱和上承记的糕饼。
青梧何曾见过这种架势,她能猜到这桩婚事后面有阁主的意思。门主不过是奉命行事。只是这江家,怎地这般郑重,竟让她都不忍恍惚了下,好像今日真的是门主出嫁之日。
青梧虽然心中所思甚多面上却也是极为喜庆,作为陪嫁丫鬟扶着明莲。红绸之下,新嫁娘的脚步移到将军府的门槛之外。
将军府里里外外的动静热闹非凡,隔着盖头也能猜到有多喜庆。明莲表情本算平淡,不消说这一道盖头,即便是双目失明都能在檐边视若平地行走的人。此刻却也要如闺秀一般。
明莲正要伸手提裙摆缓缓迈过。
一只牵着红绸的手先一步伸过来到她眼前。
“当心门槛。”
明莲衣襟下的掌心稍犹豫,随即慢慢搭了上去。
男子执笔的手心温润,此刻却将她牵紧。
过了这道门,她便是他的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