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焉知非皇 > 第75章 代政(十)

第75章 代政(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黄崇安当即附和道:”程大人这话说的不错,怎的是微臣的意思?这明明就是先帝的意思,先帝有心传位于二殿下。”

林英闻言,眉头紧皱,怎么越说越离谱了,先帝在时,何时属意过刘仲?刘仲一个被废黜之人,今日哪里有资格配在这里讨论?因而碰了碰一旁的黄崇安,希望他能少说两句少拱把火。

黄崇安并不理睬,只是一味地收回臂膀。

刘安脸冷了下来,乜视一眼:“二殿下?他不是早就被父皇废为庶人了吗?黄侍郎却还一口一个二殿下的叫着,此为何意?”

”你们还将父皇的旨意放在眼里吗!“

黄崇安赶忙跪下:”殿下误会臣的意思了。”

刘安并不听黄崇安解释,抬手指向黄崇安,指尖在黄崇安与程显二人之间晃动着:“你们敢背叛父皇!”

程显扑通一声跪下,连连喊冤:“殿下这话严重了,臣等忠君报国,先帝也常说臣乃忠贞之士,实在是担不起殿下这声背叛啊!”

刘安继续斥道:“你们都是我父皇一手提拔下来的,若没有父皇,你们几个的脑袋早不知道挂到哪里去了。你们如今却妄议储君,企图拥立个早就被废黜的人来做新君,难道这还不是背叛吗?”

“本宫记得,你们二人都是科举考上来的,你们可都是天子门生啊!可你们呢?你们读的圣贤书呢?你们标榜的忠义礼智孝呢?竟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你们几人,如今的一言一行,哪里对得起父皇!”

程显听出刘安话中的意思,如今已到了这个地步,早已撕破了脸皮,若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程显缓缓挺起腰杆,一转方才事不关己的暧昧态度,直言道:“殿下,臣等现在做的就是匡扶先帝之遗愿。”

刘安冷笑一声:“哦?推扶他上位就是匡扶先帝遗愿?”

“先帝临终前都从未解了他的监禁,也从未想过放将他出来,更未曾想过恢复他的位份,你们如今可倒好,竟敢打着先帝的旗号,在此大放厥词!”

说罢,刘安奋力扯起程显的衣袖,转身就要朝着殿外去,边走边哭边诉道:“走,跟我去先帝面前,当着他的面,把你们刚刚说的话再说一遍,让父皇评说评说,我倒要看看父皇他是不是这个意思!”

程显自然不会同刘安去,一抬胳膊,将衣袖轻松从刘安手中抽出。

刘安被甩了个趔趄,幸而有王落儒这把老骨头扶着。

刘绥坐在高台之上的龙椅上,见到姐姐受了欺负,哭着走下来,指着程显:“长姐!你们敢欺负长姐!呜呜呜——”

刘安一把抱住刘绥,脸上尽是柔弱姿态,眼中含恨盯着程显,哭诉道:“可怜我们孤姐幼弟,竟然要被你们欺负到这个地步!”

刘安仰天道:“父皇,孩儿不孝,没有完成您的遗愿!被人欺负至此!”

说罢,缓缓起身,目光坚定道:“我不如一头撞死在这金銮殿上,我要去见我父皇,去我父皇面前告你们一状。”话音刚落,便转身朝着身后的柱子撞去。

若不是王落儒眼疾手快挡在刘安面前,只怕抚政长公主今日便要血洒金銮殿了。

程显等人哪里能想得到长公主竟这般刚烈,不惜要一头撞死在这里,转眼间,他们便落入下风,再无还手的余地。

在殿外听了许久的刘昶听到此处,再也忍不住了,身披甲胄,手持利剑,闯入金銮殿。

刘昶含着怒火的眼睛扫视一圈,幽幽开口道:“方才本宫在殿外,听得有人欺负长姐,也不知是谁,不妨站出来。”

群臣们见他这副打扮,纷纷怕得后退,程显等人也混在人群之中,垂头默不作声。

刘安神色戚戚,脸上还挂着泪痕,俨然一副受尽委屈的样子,命人取来纸笔,当即道:“本宫与新帝,资质粗陋,自知难当大任,本宫会遂了方才卿家所言,将这位置禅让于诸位卿家所举荐之人。还望诸位卿家不要过再为难我们姐弟几人。”

“我们禅位便是。”说罢刘安抬手抹去挂在下巴上那颗摇摇欲坠的泪珠,提笔便要写。

王落儒率先跪下祈求:“殿下这是何故?殿下是先帝亲封的抚政长公主,名正言顺,满朝上下,又有谁这么不长眼敢欺负殿下呢!”

群臣们也慌忙跪下。

程显紧紧盯着刘安手中的那支笔,他认得那支笔,那是他先前赠与二殿下刘仲的,二殿下一直都很珍重,从不轻易示人,更不会将这支笔转赠他人。她,又是从何而来的这支笔?

莫不是二殿下已落入她手中?莫不是她在以二殿下的性命在做要挟?难怪今晨二殿下府外看守的护卫比平日里多了两三倍。

程显无奈,撩起衣袍,扑通一声跪下:“殿下扶持新帝登基,名正言顺!”

刘安居高临下睥睨着跪在她面前的一众大臣,尤其是多看了一眼程显,闹了这么一大圈,她要的就是程显如今这反应。

刘安倒要看看,刘仲与程显之间的情谊到底能有多深厚。今日一试,竟如此坚不可摧,程显为了刘仲,竟然不惜犯上作乱,如今为了能保全刘仲一命,竟肯舍下脸面臣服于她。

刘安眸色暗了几分,程显心存异心,断不可重用。

刘安拂去脸上的眼泪,举起遗诏,转身面向大臣们,神色坚定道:“此传位诏书乃父皇临终前亲手所书,有王太傅作证,本宫绝无半分矫诏之嫌,诸位卿家若是不信,大可细看细验。”

如今都闹到这副田地,又有谁敢再看再验呢?

刘安笃定众人不敢再多言,便再牵起刘绥的手,重新走过一遍台阶,与刘绥共同坐在龙椅之上。

至此,新帝登基。

承道二十六年,帝薨。

同年,幼帝刘绥登基,尊皇长姐刘安为抚政长公主,皇兄刘昶为定北大将军,年号康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