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在捉妖[红楼]》/子不语经年——晋江独发
黛玉和迎春回荣国府后见过贾母等人,只说上了三日香,别的事一概不提。宝玉热情相迎,跟黛玉迎春说起宝钗来了住在梨香院一事,黛玉客气回应,暗中观察宝玉神色,他似乎不记得在道观不愉快的琐事。
贾母打量着她们笑道:“小小年纪倒学人家上香,家里来了新姐妹,快去见见吧。”
黛玉迎春点头说好,正要出门时,邢夫人忽又叫住了迎春,欲打听解忧观之行这三日的大事小情,唯恐迎春跟黛玉相处几日便学得精明了不听话,黛玉不好阻拦,于是跟宝玉同去。
走在去梨香院的夹道上,宝玉自顾自谈起宝钗:“宝姐姐入京,是为进宫待选而来,若果真选上了,往后不知还能见到她几回,趁现在她还在这儿,咱们多来瞧瞧她?”
说罢向黛玉征询似地望了望。
黛玉嗤道:“什么咱们不咱们的?倒显得她是外人了。同在一个府里,谁得空了就走动,难道非要人陪着才能去走亲戚?”
宝玉听黛玉有意同他撇清,闷闷地低头不作声。
穿过夹道,刚要走到梨香院的角门,黛玉忽觉身后阴风凉凉,与寻常的穿堂风有所不同。
黛玉多少与妖打过交道,隐约察觉墙角屋檐皆不平静,但肉眼又看不出异样。柳嵩骑马扔给她的那只苍耳一直被她装在随身的布囊内,原本一路都没什么动静,此时黛玉明显感到苍耳在布囊内乱窜。
宝玉闷头一路向前,黛玉故意拖慢了脚步,抬起袖子向布囊低语道:“这附近有妖是不是?”
苍耳听见这话,安静片刻,随后又是一阵乱窜。
黛玉了然,想着这梨香院久未无人居住,难免有些小鬼小妖寄生,她倒要好好瞧瞧,光天化日之下,妖怪能翻出什么风浪。
苍耳像有什么新发现,忽而钻出布囊,附在黛玉耳边悄声道:“是蜜蜂精,林姑娘你别轻举妄动,这妖本事虽不大,但厉害之处在于能吸走人的气运,凡靠近它的人,往后都会百事不顺。”
“吸走人的气运?我倒不怕它了。”黛玉冷嘲,这妖怪若是吸走她的坏运势,反倒是帮她了。
又往前走了几步,忽听一女子带着哭腔道:“刚到京城没几日,你算算你已经醉了几回?在外头喝醉也就罢了,偏要回到家来耍酒疯,父亲不在了便无人管你了是吗?”
紧接着便是一醉汉回嘴道:“吵吵嚷嚷的哪里有大家闺秀的样子?就你这样还想进宫参选,铁定选不成!”
又有一慈母的声音劝和道:“别吵了别吵了,都少说两句。”
宝玉一脸痴呆地只顾往里走,黛玉忙制住他,又拉着他向后退到角门外,待梨香院内吵嚷声结束了,才缓缓上门拜访。
进屋先看到了薛姨妈,黛玉和宝玉行礼问好,随后走出来一位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的少女,眼眶虽红红的但仍不失端庄。
暖风拂面,和煦宜人,未经任何人介绍,黛玉只一眼便脱口道:“你是宝姐姐吧?”
宝钗也细细打量黛玉,既惊又喜,犹不可置信道:“你是——林妹妹?”
两人一见如故,虽未多谈及秉性喜好,但仅凭只言片语,便已认定彼此是交心知己。
宝钗方才同顽劣愚兄一通吵闹,正悲愤交加,忽遇这么一位轻言细语的妹妹,只想着她若是自己亲妹妹就好了。
黛玉孤苦伶仃,虽知道宝钗有一个哥哥,但方才听闻那薛蟠对宝钗恶言相向,便叹着富贵公子皆是浑物,自己若有宝钗这样的亲姐妹,必然乖巧听话,绝不同她斗一句嘴。
方才同宝钗吵架的应该就是薛蟠了,此刻不出来,应是被打发出门去了。
薛姨妈热情招待黛玉和宝玉坐下,又去厨房张罗着午饭。
宝钗拉着黛玉在茶桌前坐下,还将桌上的点心茶果推到黛玉面前:“听说你前几日去了解忧观,听起来就是个清静地儿,我若是来得早几日,肯定跟你一块过去。”
黛玉忙道:“宝姐姐若有兴趣,下回再出门咱们便一道去。”
“听说林妹妹文采极好,我不日将入宫参选公主侍读,近来还要温习功课,还望林妹妹不吝赐教。”
“宝姐姐实在过誉了,我不过是略认得几个字罢了,姐姐若是需要温习功课,我便陪着一起用功。”
宝玉见她二人初见便如此亲厚,在一旁插不上话,讪讪地觉得受了冷待,愈加烦闷。
黛玉在薛姨妈处跟宝钗一起吃过午饭,饭后因薛家账房送来账本,事关薛家在京城的几处店铺,黛玉见状便和宝玉离开,又同宝钗约定明日在贾母处相见,宝钗一直送到夹道,依依不舍。
黛玉回屋便悄悄对布囊内的苍耳问道:“看清楚妖怪了吗?有几个?”
苍耳答:“只有一个。”
一个倒也不足为惧,黛玉想着,宝钗近来过得不顺心,进宫参选在即,万不能被这蜜蜂精吸走了气运,这妖怪要趁早除去才好。
黛玉盘算着问:“用符纸能除去那妖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