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又在捉妖[红楼]》/子不语经年——晋江独发
黛玉听闻柳嵩不告而别,行李都没拿走,也觉不寻常,跟着来到客房一瞧究竟。
林如海怕柳嵩遭遇不测,正吩咐家仆去请衙门的人,想让官府帮忙寻人。
黛玉打量客房内外,虽无打斗痕迹,但想到柳嵩身份,恐牵出怪力乱神之事。
家仆得令后匆匆出门而去,黛玉犹豫一瞬,想着多一个人找柳嵩也是好的,于是未阻止家仆去衙门。
林如海回到正厅等衙门的人过来,黛玉悄悄退到客房外,小声问苍耳:“你知道他去哪里了吗?”
苍耳并不知情,也忧心道:“柳大哥走的时候并未知会我。”
黛玉越想越担心。
不多时,衙门办案的官差登门,恭敬地向林如海询问柳嵩籍贯及家世,林如海自然无从得知,官差也不知该到何处去走访,因而托官府寻人一事无从下手。林如海深感无能为力,只好作罢。
黛玉念起昨日腾云术一事,四下无人时又问苍耳:“你昨日说他贸然用腾云术,那会如何?”
苍耳道:“柳大哥以前说过,师门有规定,只有在追捕妖物的时候才能使用腾云术,若是擅自用腾云术给自己行方便,会触犯大忌。”
黛玉急道:“他偷偷用了腾云术,会有人知道吗?”
“仙界有人专司看管。”
黛玉点头道:“原来如此。”心内已将柳嵩的不告而别与此事联系起来。
黛玉懊悔当时太大意了,没向柳嵩问清楚,若是早知他不能轻易用腾云术,黛玉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冒险,被父亲知道她偷溜出门又有什么了不得的?
黛玉蹙眉思索着,凭柳嵩的能耐,不大可能悄无声息被妖物带走,若果真和腾云术一事有关,那他极有可能是收到了他师父的传唤。
那癞头和尚行踪不定,不知会将柳嵩带到何处,黛玉忧心忡忡,担心得快要生病了。
又过两日,林如海如约进京,黛玉随父亲带了许多行李细软,从扬州坐船赶往京城,一路风平浪静,再无妖物作乱。
黛玉盼柳嵩已经回了京城,如若不然,她这趟回京城也没什么意思。
到京城后,林如海忙着拜访诸多官吏,因新的官邸需花时间做打理,黛玉自然而然回到荣国府落脚。
荣国府耳目一新,黛玉来了才知,原来元春不久前回来省亲了,贾府建了大观园,如今园中好些处院子都空着,迎春姐妹和宝钗均已搬进去住了。
黛玉原本想着姐妹们住在一处自然是其乐融融,不料宝玉竟也住了进去,暗忖着这是不是太没规矩?
而宝玉同黛玉阔别重逢,一见面便满怀欣喜道:“给你留了潇湘馆那处院子,那里头……”
湘云连忙摆手不让宝玉继续说:“宝哥哥你先别说,让林姐姐亲眼去瞧,也好给她一个惊喜。”
黛玉于是和宝钗湘云等一道来到大观园,边走边向黛玉谈及元春省亲时的盛况。
走过几条小径,处处精致皆不相同,宝钗指着前方道:“你瞧。”
黛玉越过满目花草,见潇湘馆翠竹幽深,顿觉舒心,笑赞道:“果然是个好地方。”
宝钗湘云皆道:“给你留的不错吧?就知道你肯定喜欢这儿。”
迎春姐妹听说黛玉回来了,也从各处迎了过来,彼此说了好一会儿的话,黛玉见众姐妹皆满面春风,料想近来无恙。
至晚间,黛玉熟悉了潇湘馆的里里外外,众人散去后,黛玉才抽出空儿嘱咐苍耳:“你打探一下柳嵩是否在京城。”
苍耳小声道:“已经知会其他兄弟了,明日应该就有消息。”
黛玉盼着明日能有好消息,在潇湘馆坐立不安,思来想去,又去蘅芜苑找宝钗。
宝钗正在灯下看书,黛玉悄悄问道:“东府那位可病愈了?”
宝钗放下书,轻声叹道:“听说是没得治了。”
黛玉于心不忍,想着那彩狐都被除去了,却救不了秦可卿的命,甚觉不甘。
黛玉忽又想起在南家村的时候,那白骨妖说她的血有再生之效,既然对妖有这功效,想必对人也是一样的吧?
“姐姐,其实我有一个法子……”黛玉迟疑道,“你可否陪我去东府一趟?”
宝钗眨眼:“现在吗?”
黛玉郑重点头。
宝钗却觉不妥:“咱们平日也不常去东府走动,况且这么晚了,旁人若问起来——”
黛玉自有法子:“我们可以隐身。”
宝钗大惊:“什么?”
黛玉拿出隐身用的手链,跟宝钗手牵手一路来到宁国府。
宝钗也没问黛玉去东府究竟所为何事,只知道黛玉自有她的道理,便跟着来了。
两人走在月下,地上却不见影子。宝钗始终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能隐身,不停张望四下,唯恐被人瞧见,一面又忐忑着问黛玉:“你是不是会法术?”
黛玉也不隐瞒:“略懂一些而已。”
说到这儿,宝钗又蓦然想起自己先前的一些疑虑:“我先前是不是遇上了妖怪?”
黛玉笑道:“姐姐还猜到些什么?”
宝钗听黛玉这语气,稍一愣神,随后敏锐道:“真的是你在帮我?”
黛玉笑意不减:“姐姐不必谢我,那是我职责所在,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宝钗前阵子一直在琢磨此事,如今听黛玉亲口承认,不禁百感交集,心中有许多疑团,开口却只问:“你有没有遇到危险?”
黛玉想了想,其实只有在回扬州的船上遇到了事先无从预料的危险,但好在最后化险为夷。
“姐姐放心,我吉人自有天相。”
宝钗正准备叮嘱一二,忽而发觉已经来到宁国府的前院,不知哪个屋子里喝酒划拳声不绝于耳。
黛玉打量四下,然后二人跟在一个端着药的小丫头身后来到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