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县上干部们中间,有一种说法,秦优进局长在北原乡任乡长时,由于和北原乡党委书记,这一二把手之间,肯定是由于权力之争,会出现矛盾的。问题现在的这个北原乡党委书记上调升官进了县委常委,要命的是还当上了县委组织部长。秦优进在北原乡上当乡长升任书记后,干了快十年了,就是调不上来,进不了县城。听人们讲,秦优进光被褥卷就打了三四次了,就是走不了人。原因是原北原乡党委书记现在的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从中做梗,好几次上会,好几回机会,都没有给秦优进给,所以秦优进一直就进不了城。还有人传说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原北原乡党委书记现在的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发过狠话说,只要他在县上一天,秦优进就别想进城上县了,叫他老死在北原乡上。
现在,原北原乡党委书记现在的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并没有调走,秦优进却进城上县了,而且还上任兰原县农林局局长,人们的流传也就不攻自破了。人们的传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原北原乡党委书记现在的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与秦优进局长没有矛盾,更有盛者,还吵吵说,原北原乡党委书记现在的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与秦优进局长关系很好,是铁哥们的交情呢。
在秦优进看来,原北原乡党委书记现在的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怎么说也是兰原县县级领导,算顶头上司也不为过,他专门管的就是考察提拔任用干部的事,就是有天大的不高兴也不能表现出来,相反还得利用和巴结这个领导,如果你还想在官场有所作为的话。但这一口气窝着总得找个地方出一出,或者说找个人,找个替罪羊,只能是他的下属是最好了,他孔家旺就是最好的出年筒了。理由是很充分的,因为你孔家旺材料写得太好了,要命得是给坚学达当局长时写得太好了,所以他秦优进想当县农林局局长,坚学达局长走不了,他就上不来,一切的责任是孔家旺你给坚学达老局长材料写得太好了,挡了他秦优进进城升迁的官路了,这个罪过可确实是不小了,对不起,我秦优进就先拿你孔家旺整治来出这口恶气了。
真是神仙打仗百姓遭殃。孔家旺他这个整天爬格子写材料的受苦人,倒成了罪人了,白下了快十年苦,没有捞着了提拔重用,还要继续受新领导的气,新老领导那里都不感冒,两头都没有落下好处,真个是吃力不讨好,写材料的秘书难当,受苦人难当,好人难当。
秦优进局长新官上任,正当年富力强,大有作为,工作是雷厉风行,急于早出政绩,出大政绩。在平时的几次局脱稿讲话中,强调兰原的农业首要的是要调整农业结构,以水调结构,以种调结构,以时调结构,以技调结构,以培调结构等措施,很有创意和新意,孔家旺在年终工作总结和年初的工作要点中都突出这个观点。
特别是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工作计划最后部分,搞得相当细致,一条一条的小问题,列了十多项,每一条篇幅不多,就几行字,但都是很具体的工作计划指标。这种写法,就打破了以往他六到八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里面,再分述几个小问题,每个小问题里面是更具体的作法。他怀疑秦优进局长的那种写法不规范,不整齐,材料结构上不妥当,但秦优进局长是个固执已见的人,坚持要这样写,他就只能这样起草了。秦优进局长批评的还不够吗,坚持自己的观点,就等于是多挨秦优进局长的批评了。
秦优进局长不但在农牧局农业经营管理(农村会计辅导)站当过一把手,帮助局里搞过一些相关的材料,而且先后在县农牧局下属的兰原县种子公司工作,后来又任职过县农牧局下属的兰原县良种场副场长,自恃对良种推广工作熟悉,就在这个最容易突破的环节上下手,扩大开来到全局各项目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来。
秦优进局长大会强调,带领农技服务中心和种子公司、种子管理站、良种场等相关局属场站公司的领导,亲自深入到各乡村和田间地头,走访农民群众,调查研究,回来召开会议,在农技服务中心那个年轻副主任等人的怂恿下,大胆拍板决定,大力引进洋芋新品种,以此为龙头,扩大秋粮,压缩夏粮,促进全县高产作物面积大幅增长,实现粮食总产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