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寒立在窗前,一路走到此,原是深夜一时激动所致,可她万万没想到,从窗缝中不时传来的声音会直白的揭开她一直不愿面对的事。
那件掩盖于多年前的事,竟意外的在她面前拉开了遮挡真相的帷幕。
当年比试,沈为舟断剑,莫清寒昏迷,期间所发生的事情,个中缘由,二人谁都说不出。
“当年你既出手,亲手断了沈为舟的剑,改了莫清寒的意识,就应该预料到后面的场面。若是他们知晓了事情经过,必将视你为仇敌。”
“在我与你因果相连的时候,我就知道自此退路与我无缘了。”凌华耸了耸肩,无所谓地歪了下头。
“我只是不忍心看着两个很有天分的孩子因为邪道而陨落。”
空骛斜着看了他一眼,意味不明地笑了一声,那眼神分明在说,我看着你继续装。
凌华不在意形象得随意瘫坐在地上,回想着当年的比试,为什么不让二人进入内门,是因为什么来着?
是因为二人身上都有异于常人的难得的天赋却还是一腔赤诚?亦或是因为那时的莫清寒像一颗太阳,他不忍心看到太阳陨落,随手也就救下了月亮?
随着时间流逝,具体缘由已经不再记得,可每当回想起此事,他都从未后悔,只是有些无名的难过。
凌华与空鹜因果相连,空骛修行的功法特殊,必须不时释放心中的恶意,否则便会爆体而亡。
那时的莫清寒与沈为舟,便是他精挑细选出的受体。
可关键的最后一局,凌华心软了,他不忍心看到一代两位天才皆陨落于浮生门,于是暗中施术。
在沈为舟比试时,他操控对方的剑,本意只是想打败沈为舟,不料那人本就下了死手,意外之际竟直接断了沈为舟的剑。
在莫清寒比试前,他便暗中施术,控制莫清寒在比试途中悄然昏迷,营造出一种力不能敌的假象,从而无法进入内门。
随后凌华以不忍心看二人流落外门为缘由,将二人收入门下,做了自己的弟子,既是因为惜才,或许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二人。
但是比试之后门内众人对沈为舟的欺辱,却是凌华没有预料到的。
而沈为舟最终叛出浮生门,这又是凌华意料之外的一件事。
在凌华的计划之中,在莫清寒与沈为舟拜入自己门下后,自己会倾尽全力教授二人,二人虽无内门弟子之名号,却同样享有与内门弟子一样的待遇,可以学习一样的术法。
可现实变化的速度远不是所谓计划能够赶上的。
话本故事里的主角,往往在接受机遇后果断离开受人欺负的门派,可惜现实不是话本,沈为舟也不是故事中的主角。
于是那件事后,沈为舟叛逃了。
为浮生门最后留了一丝颜面。
与其说逃,倒不如说是退。是他主动退出了浮生门,光明正大的,不含一丝恶意的。
正如白日里四人意外进入到的空间,在浮生门内,的确存在这样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地方,这里灵气浓郁,却充满危机。
与四人不同的是,沈为舟也曾进入过这里,不是为了找些什么,而是单纯的想着此地灵气浓郁,探查过后若无危险,可叫某个武痴一同来此练剑。
若是单遇到浮生门内任意一名弟子,沈为舟都有足够的能力自保,可他偏生遇到的是已被黑雾侵蚀的一位。
当沈为舟一踏入此地,这位弟子见到有陌生人到访,便立即出手攻击,一招一式间所用术法皆带有黑雾。
起初沈为舟想要压制他,替他除去体内的邪物,助他回归正道,可事与愿违,此时的沈为舟面对那人的攻势竟毫无招架之力。
“人间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却自己撞了上来。”
“你是谁?”沈为舟冷静的应下弟子的招式,在不断的退让中寻求突破,企图反转境遇,一击而中。
黑雾随着那名弟子的动作不断涌动,起初沈为舟还提剑劈砍黑雾,在发现此种剑术于黑雾根本无法奏效后,沈为舟果断后撤。
只是黑雾蔓延,刹那间遍布此地,沈为舟被牢牢得困在此地,只听那道声音再次响起,“你的天资不错,可惜比起莫清寒,终究还是差了些。”
比起莫清寒终究差了些。
沈为舟并未被如此明显的挑拨离间的话语刺激到,心中快速思考,那人既然提出天资,又指名道姓提到莫清寒,便一定知道自己与她关系向来交好,意图通过此方法来刺激自己,达到离间二人的目的。
只是转念一想,为何要离间二人?这对他又有怎样的好处?
那人见他毫不动摇,语气中不觉带了些肯定,“小辈啊,定力不错。”
空骛自黑雾后走出,他手上连带着的黑雾尚且未完全退散。空中的黑雾在感受到他的存在后,激动的涌向他的周围。
而离开黑雾支撑的那名弟子,身子像是破裂的气球般瘪了下去,不出一刻便成了一副只剩面皮的枯骨。
沈为舟看着他的模样,明白此人早已不是活人,无法施救,不由心中泛起一丝难过,或许在某个早晨,二人曾同在一个屋檐下,练习着同一个术法。
可他无暇顾及其他,现如今真正难以应对的,是如今黑雾缠身的空骛。道道黑雾像是某种枷锁,又像是某种符文,紧紧围绕在他的身侧,却又松垮地在空中漂浮着。
“门主豢养此等邪物,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