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穿越后探花郎帮我修文物 > 第45章 不可追 不可望

第45章 不可追 不可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殿下,这世间并非你一人无奈,比之不幸的数不胜数。这天下多的是人想要做皇帝,机缘落在了你头上,便是命数。”

“若无法选择自己的命,就遵从内心。问心无愧便好。”

赵砚瞬间浑身失去力气,跌落在地。

他伸出手揪住周玦的衣领,再一次逼问道:“谭飞,真的死了吗?”

这个答案只有从周玦口中说出来,才能让他彻底死心。

映入眼帘的,只有缓缓滑落的的一滴泪,和一句颤抖的“节哀”。

此时林琅在旁边,瘪着嘴也忍不住落了泪,脑中浮现出昨晚的场面,想起周玦和自己说的那些,愧疚的心生疼。

她想起了千古词帝李煜的那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为什么,世间诸般人或事,总不得圆满?

窦泗、武霄比谭飞晚一年进的赵砚宫里,感情也十分深厚,如今的局面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眼前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殿下,登基大典就在眼前了,不能让谭飞白死啊!”

窦泗抓着赵砚的衣角,似是恳求,更似是对自己所说的。

天光已然大亮,照在金色的龙袍上熠熠生辉。这条路,他们走了好多年,得到了好多,也失去了好多。

但不管怎么样,都得擦干泪收拾好行囊,抬起头继续走下去。

长公主府内

赵惜正因为失了耿元明的消息大发雷霆,下旨把汴京城翻了也要把人找出来。这个节骨眼又出事,想也不用想就是那帮臭小子又坏了自己的好事,杨家的那个小子也是废物,贪生怕死不堪大用。

自己的计划泡了汤,她只能寄希望于皇后能出手,坏了赵砚的好事,然后自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收渔利之利。

“殿下,时辰已经到了。”

各宫此时都收到了消息,各位大臣也已经跪在殿外待命。

来传旨的陈公公见状,想让她消气,连忙讨好道:“殿下,自今日起您便是大长公主了,身份尊贵,万不能动怒呀。”

赵惜冷哼了一声,但想到自己多少砍掉了赵砚身边的一员得力干将,便也渐渐平息了怒火。

侍卫虽不及周玦重要,但也是这位新皇帝从小培养的人,杀的倒也不亏。

“替本宫更衣,即刻出发去宣正殿。”

殿外是群臣跪迎,殿内是龙椅高坐。从这里走到宣正殿是一段很长的路。

赵砚身着繁复的龙袍,头上戴着冕,迎着天道日光,一步步走向那个高位。

正如所有人所期盼的那样。

礼官在前头说这迎辞,百官跪拜,不只是太阳太大还是这样的感觉实在是太诱人,赵砚竟差点看不清路。

携着林霁的手,他竟真的走完了这条路。

转身,迎接百官恭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玦和宇文嘉煜都跪在第一排,女官跪在队伍末尾。前前后后数下来,何止文武百官,感觉有上千人。

皇后本是在一旁准备看好戏,但赵砚竟一直这样安然无恙地走到了最后,直到百官跪拜,祭祖结束,龙袍都没有变色,她心里便直犯咯噔。

苏玉文同样是一脸懵:明明礼服被自己动了手脚,为什么还是会出错?

直到皇后与淑妃对视一眼,看到淑妃得意而含蓄的微笑,便明白了几分。

这太可怕了,连自己的计划是何时泄露的都不知道。淑妃的手段,还是一如当年。

不过幸好,自己还留了一手。

不过下一秒,她的希望就破灭了。

眼见周玦突然起身,一步步上前,捧着一个木盒,一边走一边朗声道:“传国玉玺在此,请新皇朱笔!”

赵砚接过玉玺,在写好的旨意上一摁,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朕今日登基,特令大赦天下!册封生母淑妃为太后,先皇后萧氏为皇太后;太傅周玦为左御史中丞,尚书仆射宇文嘉煜为右御史中丞,门下省给事中陈文川为礼部侍郎;宁州杨景焕,从龙有功,特赐功名,准许入国子监……”

“钦此—”

“谢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至此,算是登基大典顺利完成。这场盛大的典礼中,有人失意落魄,有人春风得意。有人得到了曾经想要的一切,却巴不得失去;有人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只能粉墨退场。

林琅看着宫墙之内四四方方的天空,看着人潮逐渐散去,对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人,有了新的认识。

事成之前,明枪暗箭不断,多少人前仆后继,愿意以命相护。血色铺就的一条路,给至高无上者踏向逐渐扭曲的结局。登基大典切实发生之时,却也好像挺顺利的。

到底是什么让他改变了心境?

是一路上失去的太多被磨的太痛,还是龙椅之上权力实在诱人,足以摧毁当初那个热血赤诚向往自由的少年?

或许,都有吧。

可这两者都非以一己之力可以阻止的,又怎么从利欲熏心的魔爪下救下一个纯白少年?

见她发着愣,戚容拽了一下林琅的手,疑惑道:“你怎么了?”

看她还有些紧张的样子,戚容继续打趣道:“怎么,自己官人升官了,高兴地发愣了?”

“没有……”

不知道为什么,周玦的位置爬的越高,她心里就越不安。但这种感觉实在奇怪,不是盼着他不好,更不是没来由的慌张。

是史书既定的事实,他一定会在某个高位,重重地摔下来。

正思绪乱飞着,眼前突然来了个老者,一旁陪同的还有周玦。

“三娘,崔老翰林来提醒你莫忘了那本草木卷了。”

是崔鸿文。

“这不是周大人高升,怕你们贵人多忘事,我可记挂着林女史这样的功夫呢。”

林琅恭敬行礼道:“崔老翰林,不会忘的,我一定按时到达。”

现下最重要的是找到记载的那本卷宗,只有让崔鸿文信任自己的技术,才能有此机会。

只是,这样没有预期的等待,实在是折磨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