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深思片刻后,似有所悟,点了点头。
于是召来大夫文种等人商议此事。众人商议良久,最终决定立起一套规法,以律约民众。具体计划如下:
首先,对违反法纪之人,无论官职大小,均施以酷刑,以儆效尤;其次,对奉公守法者,大加奖赏,以鼓舞人心;同时,又颁布政令规定各级官员不得徇私舞弊,贪赃枉法,违令者严惩不贷。如此一来,不但肃清了官员中的一些腐败风气,也将原本一些怀揣侥幸之人震慑到。此外,还大力推行保甲连坐制,鼓励邻里互相监督举报,凡举报者有重奖,且无人举报者,则要受罚。如此几番下来,竟真让原本懒散麻木的越国百姓们开始自律起来,纷纷改掉了一些陋习,勤勉守信。积极参加生产活动,努力耕织。一时之间,越国国内秩序井然,民风渐趋清明,上下一片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
至于商贾之事,便全权交由范蠡负责,他见民众尚且处于贫困潦倒之境,因此开始提倡节俭,禁止奢侈浪费,尤其是一些贵族们穷奢极欲的作风。但凡是铺张浪费者,一经举报,立刻惩治,轻则没收财产,重则充军。这些禁令初见成效后,他又开始大力扶持商业发展,兴办各种店铺、作坊等,以便使商人能够赚钱养家糊口,同时也可带动更多人从事工商业,扩大经营规模。
此举果然使得那些本来靠做小买卖糊口度日的人纷纷投入到经商行列当中来,不仅带动了生产,同时也增加了朝廷收入。另外,由于经商之人都要缴纳商税,因此这笔费用足够用来填补国库亏空以及维持日常开销,如此一来,国库充足,财政有了保障,便可用来实施一些政策与变法。其中最重要的两项便是招徕移民和开垦荒田。招徕移民主要是鼓励那些有意愿离开故土的人来越国谋生,而开垦荒田则是组织人手开挖沟渠,修筑水坝,以便增加灌溉面积,同时又采取多种耕作方法来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些措施使得原本因战乱导致人口锐减的越国又逐渐恢复生机。不仅如此,越王大力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加固防御工程,建造堤坝。同时还广修学堂,推行教育,开设礼仪课程,教化民众。使百姓懂得孝悌忠信,敦亲睦邻的道理。这样一来,民众感恩王室功德,纷纷自觉服从管理,踊跃参军。
数月之后,越国终于成功迁都山阴,建立新都。同时又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增强国力。如今越国已从亡国废墟中重建而起,俨然一派欣欣向荣之势,朝野内外无不为之欣喜。
勾践见一切步入正轨,便将重心放在治理内政上。新宫虽然比不上旧宫的气派规模,却也清雅别致,自有一番韵味。此处乃是文种一手规划而成,从修建宫殿到挑选材料再到施工装修,全部都是由他亲自把关。他深知勾践所思所想,因此便根据他的喜好布置装饰,营造出一个清新闲适的氛围。
文种是个心思缜密之人,因此处处都考虑周到,无论是宫廷布局还是建筑风格,甚至是花卉草木和摆设物件,都能体现出主人的心思。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检查过所有细节,确保每一件都尽善尽美。才放心地请勾践来审视。勾践走进宽敞明亮的宫殿,只见眼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文种引领着他一步步走过殿堂、庭院和花园,介绍沿途景致时亦毫不含糊。从建筑布局、亭台楼阁、假山水榭再到花卉植物、鸟兽虫鱼。全都描绘得清清楚楚。勾践静静地听他娓娓道来,不时点头赞叹,最后只是说了一句:
“有心了。”
这句话对文种而言足矣。他心中暗暗欢喜,脸上却不露半点表情。只有眼底那抹笑意藏也藏不住。勾践走到一处凉亭坐下,文种命人端来茶水。便在一旁侍候着。待到勾践喝得差不多时。他这才开口问道:
“大王觉得此地如何,可还满意?”
勾践放下茶盏,抬头看向文种,认真地点了点头道:
“甚好!”
文种见他满意,心中更是喜悦难掩。只觉此次辛苦皆是值得的。勾践见他如此兴奋,不免感到好笑,招手唤他前来坐到自己身边。又斟了杯茶递给他笑道:
“瞧你这般模样,可是辛苦了?”
文种连忙摇头道:
“不敢!能替大王分忧,臣万分荣幸。”
勾践看他神色激动。便知他心中所想,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细滑的墨发,笑叹道:
“你做的很好,但无需如此。我知道你一向办事得体,且能把握大局。这次又劳心费力将新宫建好,委实辛苦你了。”
文种闻言低头笑了笑,没有言语。勾践便岔开话题询问起近来国事来,文种简明扼要地将各方面状况一一禀告。勾践听完后颔首赞许,端起桌上的茶盏喝了一口。文种便趁机建议道:“如今新宫已建成,大王不如择个良辰吉日正式迁入?也好昭告天下。”
勾践喝茶的动作顿了顿,随即放下茶盏,将目光落在面前那人身上。只见他一脸希冀地望着自己,眼中含着几分期盼。勾践不禁莞尔,抬手握住他微微颤抖的双手,轻轻摩挲着笑道:“怎么转了一圈,又回到这事上了?”
文种眼波微动,不自觉地垂下双目,不敢与他对视。勾践见状,眉梢一扬,不由揶揄道:“想什么呢?”
文种这才抬起头来,眼神闪烁地回道:“臣只是在想,若是大王能早日搬至新宫居住,便能避开那些乌烟瘴气,安心静养,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勾践见他语气诚恳,眼神更是坦荡无私,心中感慨不已,当即握了他的手紧了紧,温声道:“你的心意我明白。只是如今时机尚未成熟,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我必定迁居新宫。”
文种听他这么说,知道此事已是不可挽回,只得叹了口气。勾践见状,笑着拍拍他的手安抚道:“别担心,我住那也挺好的。虽是破旧了点,但胜在清净自在。”
文种只好笑笑,不再说什么。勾践又安慰了几句,见他神情郁郁,便岔开话题,问他是否有什么心事。文种怔了一瞬,随后摇头笑道:“臣没什么心事。只是想到大王乃一国之君,应享人间富贵才对,如今却屈居于陋室之中,实在委屈您了。是以心中有些难受。”
勾践见他说得认真,又岂能不知他心中所想。于是摇头笑叹道:“你这又是何苦?我并不在乎这些虚浮浮华之物,倒是卿若为这些事伤神,实属不该。往后可万不可再胡思乱想了。”
他当然知道文种是念他入骨,否则也不会为他殚精竭虑,费心筹划这一切。只是如今时势未稳,他身为一国之君,自当以身作则,不能有一丝懈怠和差池。因此便不能随心所欲,一味贪图安逸享乐。他从前月起就住进了诸暨郊外的一处石室之中,睡的是柴床,穿的是麻布衣裳,吃的则是粗茶淡饭,把苦胆挂在座位上,坐卧便仰头尝尝苦胆,正是要以此鞭策自己,磨练意志,克制嗜好,以免日后为欲望所控制。文种知道此事后,极不愿意见他如此清苦,便派人送了许多物资到石室中,却被他严辞拒绝,全数退了回去。为此两人闹了一阵别扭,几乎一连半个月都未曾开口说话。最后还是文种妥协了,答应不再派人送来吃穿用度,勾践这才肯跟他重归于好。
勾践见文种低头沉默,知道他又想起先前之事了。遂揽了揽他的肩头,笑着宽慰道:“别多想了。如今越国根基尚浅,不宜奢华铺张。等今后局势稳定了,再说这些不迟。”
文种听得这话,连忙起身低头请罪道:“臣糊涂,请大王恕罪。”
勾践见他态度诚恳,不由得笑了出来,摆了摆手说道:“罢了,你也不是头一次犯糊涂了,我也不是头一次原谅你。若说罚,也罚过了,现在该说说如何奖励才是。”
文种听了这话,顿时抬起头来,小心翼翼地望向勾践。勾践见他眼睛亮晶晶的,便忍不住伸手点了点他额头,笑言道:“你倒是说说看,想要我给你什么?”
文种迟疑了片刻,低声说道:“臣别无所求,唯愿与大王同在。”
勾践一愣,转念一想却也不无道理,便顺口说道:“行了,就依你就是。”说罢,便挥退左右。只留下他们二人独处。
文种有些惊讶地看着他,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勾践见状,伸手捏了捏他脸颊,揶揄道:“怎么,没料到我会答应?”
文种急忙抓住他的手按在自己脸颊上,轻声说道:“臣高兴坏了,所以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
勾践笑眯眯地问道:“是吗?那我换个问法好了。你是不是很高兴?”
文种便抿唇一笑,用力点了点头道:“高兴!”
勾践见他眉眼间那丝笑意和灵动的眼波,心中一片柔软,忍不住俯身贴他额头,低语道:”那你可要好好记住,莫要总是犯糊涂,更莫要时时让我生气。“
文种连忙垂下眼睛应道:“臣记住了。”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今后不敢忘怀。“
勾践看他乖巧得可爱,心中软的一塌糊涂,伸出手来托起他的下巴。令他正视自己。只见那人乌黑澄澈的双眸中满是认真,脸颊上那抹喜悦还未完全隐去,嘴角边犹挂着浅浅的弧度,梨涡若隐若现,当真教人无法移开视线。勾践看在眼里。心中一悸,连忙松手放开了他。佯装端茶抿了一口,才轻咳一声道:“既如此,那我便放心了。”
文种看他脸色微红。眼睛躲躲闪闪地不敢与自己对视,心中疑惑不解,却也不敢多问,只乖巧地坐在一旁等着。勾践暗自调匀了气息,这才缓缓收回心神。见他还在默默盯着自己看,便挑眉反问道:“怎的,我脸上有什么东西?”
文种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回道:“没有。”
勾践哼了一声,不置可否。文种见状,便欲起身告辞。勾践却叫他不必走。又问他这些日子为何总见不着人影,可有在忙什么重要的事。文种一时犹豫不决,到底还是如实回禀道:”臣确实有一件事瞒着大王。”
勾践一听这话,连忙追问到底是什么事。文种迟疑了片刻,斟酌着该如何开口。勾践见状,便猜测此事定是牵扯甚广。于是叮嘱道:“但说无妨,这里只有我们二人,你也不用顾忌,直说便是。”
文种听到这话,便点了点头。随后从袖中拿出一封竹简。双手奉给勾践。勾践眉头微蹙,问道:”这是何物?“
文种看了他一眼,说道:“大王看过之后自会知晓。”
勾践点头示意他将竹简放在桌上,待他放下后,这便展开来细看起来。文种屏住呼吸坐在一旁,目光不自觉地落在那抹清瘦的背影上,眼中难掩紧张之色。
只见上面写着:
《灭吴九术》
一曰尊天地,事鬼神;
二曰重财帛,以遗其君;
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
四曰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
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
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
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
八曰邦家富而备器;
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勾践看了很久,良久之后,终于放下了竹简,他合拢手掌轻轻握了握,又张开十指来回摩擦数次。他这番举动,却把文种的心都悬了起来,忍不住开口问道:“大王,您……觉得如何?”
勾践沉默了半晌,忽地长叹一口气,抬头望着他笑道:“果然是个好计谋啊。”
文种听得此话,心头略略放下了些,又接着道:“此乃臣结合吴国国情,连夜琢磨出来的妙计,臣相信只要照计行事,就一定能一劳永逸,为大王除掉夫差这根眼中钉、肉中刺。”
勾践点了点头道:“嗯,我知道。只是你千算万算,却忽略了一个极其关键的问题。”
文种顿时大惊失色,急忙问道:“大王的意思是,此计不可行?”
勾践见他一脸焦急的模样,忍不住抬手在他额头上弹了一记,笑着调侃道:“急什么,我只是觉得此计虽说极好,但还有一环十分关键。倘若不把这节顾虑好,恐怕会功亏一篑。”
文种怔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道:“大王说的可是‘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
勾践颔首应道:“不错,倘若只是单用美人计,只怕效果不佳。而且……夫差此人谨慎至极,倘若贸然给他献上美姬,说不定反而让他起了戒备之心。故而我考虑了一番,还是觉得此法虽好,但须得加以润色。”
文种闻言,心领神会地笑道:“我明白了。大王的意思是,这献上去的美姬须得选一些有头脑又善解人意的,且还得花些心思好好调教一番,以期能一举将其拿下?”
勾践抚掌叹道:“知我者,文卿也!”
文种顿时喜上眉梢,忙不迭地起身行礼道:“谢大王赐教。臣谨遵您的嘱咐,即日便着手安排此事。相信过不了多久,夫差的后宫就会变得热闹起来。到时候……”
勾践笑吟吟地道:“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了!……”
此时远处忽然响起侍从的禀报声:“大王,范大夫前来求见。”
勾践听得这话,便笑着说道:“你先下去安排吧。范蠡来了,我去迎迎他。”
“是。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