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夫勾】碎琼乱玉 > 第17章 英雄剑

第17章 英雄剑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伐吴九术

云:【其一,固内,蓄士,简贤良,选兵勇,宽政役,薄赋敛,以待其来。其二,简习战,训兵卒,讲阵列,练骑射,以备其来。其三,贵籴粟缟,以空其邦;贱偿鬻庸,以穷其民;高予槁苇,以竭其财;重关市,以窘其力;塞关防,筑营垒,修器械,以防其众。其四,遗之珠玉,美者女乐,以骄其志。其五,遗以巧匠,使之构城廓,作沟池,缮甲兵,以夺其气。其六,使间以疑,君臣生隙;令游说以摇,上下猜惧。其七,阴结谀臣,广进谄语,惑乱君主。以媚主上,离其谏臣;激于所憎,悖于所闻,惑于所私,蔽于所利;使智臣闭口,忠谋塞聪;其八,邦家富而备器,官府实而养士,甲坚刃利,粟陈庾满;其九,修政德,布惠策,施惠于近民,示信于戎狄,怀德于邻诸侯,任贤而举能,通辞达观,知所先后,不为私仇枉正,不为党誉曲意,则伐之可成,胜之可立,敌之可克,取之可全。此九术者,不折一戟一弩,不丧一士一卒,不虚一民一谷,而霸业可成也,是谓九伐之道。

——引子

越国南方多水,多湖泊河溪,岸边长芦苇,芦苇深处便是各处的水泽浅滩。每到夏季,溪流就会因为雨水汇聚成河。芦苇根扎在河水里,叶卷缩成团浮在水面。每当涨潮的时候,河畔就会有妇人聚集在那里洗衣做裳。她们将布料浸透水中,在河边的一块大青石上搓洗,偶尔也会从水下的淤泥中挖取一种叫作“荻”的野菜,混合了捣成汁液,然后再将深色的衣裳洗净。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去掉衣服上的污迹,还能使衣裳颜色更加鲜亮。那些漂白后的衣服,再经太阳一晒,便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西施正是其中的一个。

她生于苎萝村,位于越国诸暨以南,浣纱江畔。因为长于水边,自小便喜欢在这清澈的河流中嬉戏玩耍。每次经过芦苇丛的时候,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蹲下身子去水中捡拾芦苇根,或是摘取一朵朵白色的菱角花。

菱花盛开,一片片如蝴蝶般飞舞在水面上。她会将它们插在自己的头上去,或是将花朵捏在指间,然后用力一吹,看着它们飘零而去。等到花朵全都掉光,她便会脱掉单薄的袜履,赤着脚浸泡进水中,与溪中的鱼虾追逐嬉戏。鱼儿咬住她的指掌,被她一把抓住时,便会吓得浑身直颤。但很快又会在河底悠闲自在的摇摆尾鳍,吐出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泡泡。

西施最喜欢看的就是水边那些花儿。她总是趁着黄昏暮色,将篮子挎在臂上,独自一人来到河边采花。有时是大片的芙蓉,或是紫色的荷花,她把它们一朵朵采摘下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小心翼翼地捧在怀里。夕阳映照着她清秀的面庞,裙衫轻轻飘荡起来,纤细的身影倒映在河中,随着粼粼的水波荡漾开来。那身影是如此的柔弱和美丽,惹得水里的鱼儿都忘了觅食,静静地伏在河底观看起她来。

等到夕阳渐渐落下,夜色渐渐降临,她便用竹竿撑着一只船艇缓缓划离。船上载着满满一篓子鲜花,她站在那里,微微俯身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水,不时将花朵捧起,抛洒在平静的河面上,于是河面上开出了许多碎碎的花朵,如一条条洁白如雪的绢丝般四散流淌,映照着她明亮的眼眸,璀璨而耀眼。她自己却是浑然不觉,依然轻巧而快乐地划着木船,唱着轻快的歌谣,一步步远离那河畔芦苇丛中。

“采采荇菜,盈盈如苃。充筐佩带,携归织绡。”西施一边唱着一边划桨,清澈的溪水拍打在船舷上,溅出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她将木浆放在了一旁,伸出手去掬起一把水,轻轻洒在脸上,清凉的感觉从脸颊一直流到了指尖,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将那水珠洒落下去。鱼儿从下面探出身来,游到她的身边,探出一个个黑乎乎的小脑袋。西施俯身用手指尖戳了戳那些小鱼的脊背,调皮地笑着说道:“走啦走啦,都回你的家中去罢。”

那些鱼儿似乎听懂了她的话,竟然真的就听话地钻回到了水底下,而西施继续哼着歌,将船桨划动得更快了些。歌声在河面上空飘荡,惊起一阵鸟儿拍打着翅膀,消失在山林中。

“踏踏烟霞,乘舟下湖。扁舟遥去,绿荫浮蒲。”

“渔歌晚响,樵声相呼。采莲风露冷,撷芷汀岸芜。烟水悠悠,清兴何孤?乘兴即往,拂袖独娱。”

“日斜堤暖,霞红光铺。汀洲鹭鸟,双影相扶。兰芷暗香,芦荻枯芦。菱舟采莲,兰馨荷敷。菡萏映水,碧叶清露。渔歌绕泽,水鸟啼树。”

“日暮方还,浣纱添朱。摘莲采菱,芳华如故。”

“摘莲采菱,芳华如故。”

她一边唱着歌一边将鲜花都倒入另一只木桶中。这些鲜花都要去皮捣汁,然后用来浸染丝帛衣料,等晾干之后,丝帛的颜色便会异常鲜丽,色泽艳而久不易褪色。

西施将两支竹桶装满花瓣,便将木浆靠拢,木船晃悠悠地在岸边停了下来。她坐在船尾,撩起裙摆跪坐着,手按木桶的边缘,低着头轻轻搅动里面的花瓣。一双手纤细娇嫩,指甲圆润整齐,泛着淡淡的光泽。微风吹过她的发梢,卷起几缕细细的柔丝,仿佛在耳畔跳跃着,她用手拨了拨耳边的头发,脸颊上有淡淡的笑容,如同一朵含苞的花骨朵,充满了少女的天真烂漫与美好。等到花瓣渐渐浸透,变得滑腻而芳香之时,她便用手背抹了抹额前的汗水,抬起头来舒展一下疲倦的身躯,露出雪白的一截颈项。

溪水很清,能够看到底下的鹅卵石,还有草丛里缓缓爬行的螃蟹和肥大的河蚌。此时她正好能够看到河岸边上正在浣纱的女子们,有说有笑的,不时传来她们银铃般的笑声,让西施忍不住也跟着扬起笑脸。她仰躺着倒在船头,微眯着眼睛看岸边的女子们动作麻利地将一块块锦帛浸入水中,用手轻轻搓动,然后举起衣衫在阳光下抖动着,让那五彩斑斓的色泽在风中飞扬。远远望过去,那河畔就像是开满了鲜花一般,散发着炫目的光彩。

河风轻轻地吹着,带着一丝微微的凉意。西施打了个哈欠,将木浆撑在一旁,拉住船舷慢慢地爬了起来,站在船头,伸出手去将头发在脑后挽了一个松松的髻。发髻上并没有任何装饰,只是随意地用一根木钗别住了发丝。她将裙摆向上提了提,以免弄湿了裙角,然后便轻盈地跃上了岸,提起木桶背上竹筐,踏着软软的泥土走在河边,加入到女子们浆洗衣裳的行列中。

那时候的她还不懂得什么是忧愁,也不懂得什么叫作身不由己。拥有最单纯的心思和最灿烂的笑容,那眉梢眼角的笑意如同清晨绽放的芙蓉花。她喜欢穿一身白罗裙,长长的宽幅裙边垂泻到地面,行走起来像是云彩轻轻浮动。纤细柔软的腰肢如柳枝一样婀娜,一头乌黑的青丝没有过多的装饰,只是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松松地绾在一起。她并不经常说话,却有着明媚爽朗的笑容,喜欢对着所有人浅笑盈盈,一双明澈的眼眸会因为高兴而眯成一条线,像是两个小小的月牙儿。

她时常将衣裳放进大石边上的池水中浸泡,拿着木棍轻柔地捶打着,口中跟着大家一起哼唱着调子。阳光暖融融的,笼罩在身上很是惬意,伸出纤白的手指去撩拨那池水,便有一缕缕清凉透过肌肤传进心底里。偶尔有蜻蜓从头顶飞过,她也停下来仔细看着,看着它的翅膀从眼前慢慢扇动而过,留下一个小小的痕迹。等到那蜻蜓离开的时候,她才慢慢地低下头来,继续手中的活计,浅笑着和众人谈笑风生。

直到那年冬日,越国战事吃紧,吴国大军压境,已经连破三座城池,逼得越国节节败退,退守会稽山。

她和村子里其他的妇女们日夜劳作纺纱织布,好为战事尽绵薄之力。每当有人谈起那些战火纷飞的故事,她的目光总是显得格外的专注,也从来不发表意见,但是耳朵却会竖立起来,努力听每一个人说的话,然后努力地理解着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她知道战争是什么样的,是那金戈铁马的厮杀与铿锵,是士兵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悲壮与惨烈。所以每次当有人谈论起这个话题的时候,她都会显得格外安静,认真地听着,然后默默地低下了眼帘,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

那一年的越国冬天特别寒冷,虽然她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南国,可是那一日清晨从床榻上醒来,打开门去的时候,却发现外面已经飘起了雪花。雪花很大很大,铺天盖地从灰蒙蒙的天空落下,地上已经积攒起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就连屋檐上也是覆着的银白之色。她抱着胳膊,看着这从未见过的雪花,眼里闪烁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光芒,伸出手去,雪花落在了掌心,很快就融化掉了。可是她并不介意,只是笑得异常灿烂。

那时候她并不知道,正是因为那场大雪,让越国战事变得更加糟糕。她也不明白,在那个昏暗的早晨,大雪纷飞之中,究竟是怎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越国士兵坚持下去的。她只记得那纷纷扬扬的大雪漫无边际地降落着,铺满了山坡,覆盖了小路,淹没了整个村庄。她还清晰地记得,村里的妇孺们压抑着哭泣的声音,将被拆解的车辆和木桩送去前线做攻城器具,将所有的棉衣包裹和食物都包成一团,让男人们安心打战。

那是西施第一次看到死亡。

她跟随着村里的人去往城外送粮,一路上都落满了皑皑白雪,将道路铺盖得一尘不染。可是她却闻到了那浓重呛人的血腥气味,似乎是从战场的方向弥漫过来的。她抬起头来,一眼就看见前方高高的土坡上堆垒着无数具尸体,穿着各种颜色的衣物,混杂在一起,鲜血和泥土掺和在一起的颜色分不清界限。她怔怔地抬头去看那些高耸的战旗,和那旗帜上沾染的殷红之色,耳边似乎能够听到那凄厉的呼喊和嘶叫。

她想要转过身去,却发现双腿似灌铅一般沉重,根本挪动不了分毫。

那是第一次,她看到了战争的模样。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还有那满地的箭头和残肢断臂,以及残阳照耀下依旧散发出温热血液的味道。她不敢靠近那些尸体,只是远远地站着,望着那些横七竖八躺着的死人,还有他们露在苍白皮肤之外的眼睛和半张扭曲的脸孔。她听见有人在低声啜泣,还有人在撕心裂肺地恸哭着。而她只是捂住嘴巴,想要压抑着那突然涌现出来的呕吐感,踉跄着转身走了回去。

那时候她还不懂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可是她知道她应该做些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