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常乐坊,徐记酥饼铺。
门口一左一右两张小板凳,一边坐着个戴斗笠的说书先生,另一边放着一个空空如也的木碗。
待好奇的人聚了过来围成一个圈,说书人才咧着大嘴招呼道:
“来,今天我先不说,大家说,想听什么!”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
有说要听少年将军千里追敌取功名的。
也有说要听长安贵女被迫嫁给丑丈夫的。
还有说要听妙香楼的名伶如何夜夜笙歌的......
眼看话题走向不太对劲,说书人及时打住,微微一笑,故作神秘地说:“今日我们不讲别的,就讲讲如今江湖上最出名的一位......”
他这么一说,大家却都明白是要讲谁了。
许多人不乐意了,纷纷吐槽。
“怎么又讲月魄啊,天天听,都听腻了。”
“可不是嘛!”
也有人持中立态度,好言劝说。
“别人爱讲什么就讲什么呗。”
“月魄也算个厉害人物,天下第一剑实至名归。”
几个暴躁老叔不甘示弱,立马回怼。
“月魄再牛逼不还是死了啊!”
“人都没了讲个屁啊!”
还有些面露不悦的听众毫不客气地阴阳怪气。
“笑死我了,真有人把月魄当神啊,比她厉害的多了去了好吗!”
“哎哟我去,他爱讲就讲呗,反正我不爱听呢。”
当然,也有那么一些忠实拥护月魄的人出言反驳。
“靠,你不想听有的是人想听,叫个毛啊!”
“你才是笑死我了,不想听的是不是都喜欢百里樾啊,天下第一的故事总比万年老二的好听吧!”
“嘻嘻,就讲月魄就讲月魄,气死你!”
这些人大多是美滋滋做着大侠梦的蠢蛋,日日夜夜除了吃饭就是睡觉,朝朝暮暮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对他们来说,月魄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倾听她的故事,能自然而然地代入天下第一的角色,从而在想象中得到快慰。
当然,也有例外。
星乌本来在路边等师父回来,闻到里面杏仁酥的香味,不由自主晃了神,才停下了脚步。
她想进去看看,可门口围观的群众堵住了门,她也只能耐心等待。
反正她现在闲得很,等人都散了再过去也不迟,索性也竖起耳朵听说书人讲故事。
她觉得稀奇,人们习以为常的乐趣,像听书看戏之类,她竟都不曾体验过。
如今算是圆满。
只是不知道什么情况,说书人还没发话,大家伙儿就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
听了许久她也没听明白,只记住两个字——月魄。
名人啊。
这她可得好好听一听了。
吵到最后没几个人还有心情听书,全都气呼呼地回家了。
只有六七个人还留着。
星乌站在说书人面前,心中满是好奇,只是眼神太冷,把说书人吓得哆嗦了一下。
见状,星乌退到他身侧,双手抱胸,靠着墙不看他。
说书先生叹了口气,把收钱的木碗往前移了移,这才开嗓:
“今天要讲的啊,是五年前衔英宴上的故事。”
他的语气充满敬畏,只是过了头,跟战前宣誓似的,听得星乌一阵激灵。
“众所周知,朱雀阁三年一次的衔英宴,因各方争夺武器的优先锻造权而开设。”
都众所周知了,就不能舍去这一段吗。
星乌觉得自己可能不太适合听书,敲着手指打发时间。
谁知说书人突然激动了起来,声音逐渐提高,一开口就是洋洋洒洒一大段华丽的辞藻:“那场面——群英逐猎,众侠相竞;稀品珍奇,琳琅满目......”
等他开始一个一个列举出场的门派,星乌终于忍不住打断:“停。该说主角了。”
可说书人就跟没听见似的,依旧继续。
星乌冷冷瞥了他一眼,随手往那木碗里扔了几枚铜钱。
说书人嘿嘿一笑,总算听了她的话,跳过中间所有环节,直接来到最高潮。
“宴上最后一场,双方同时发木箭,直到悬在壁上的木剑断裂为止。”
“百里樾箭无虚发,宾客都说,今年的头筹,必是百里将军了。”
说书人又添了些赞美百里樾的话,将他夸得天花乱坠。
星乌皱了皱眉,心想这位先生还挺公平,居然没有贬低另一个人物。
在民间,月魄和百里樾的拥护者向来势不两立,他倒是个明白人。
“可就在木剑即将掉落的最后关头,他却失手了。”
说书人眉飞色舞,立马加快语气,身旁的听众也瞪大了眼睛,痴痴地笑,全然沉浸其中。
星乌看着众人向往的神情,觉得有些好笑,默默低下了头。
说书人又添油加醋道:“因为他的结玉弓不小心掉在了圈外,算是违规了!”
大家听了都哈哈笑起来。
“这百里樾就是逊啊!”
“比试的弓都能掉,笑死老子了!”
星乌听着耳边稀稀落落的笑声,没忍住也笑了出来。
但不是因为这个情节。
果然,败者向来没有辩驳的权利。
待大家都笑完了,说书人才继续讲。
“百里家权势滔天,如何忍得下此番屈辱,转而攻击对方,痛骂对方非君子。”
大家又纷纷开始骂百里家输不起。
星乌冷眼旁观,一副生人勿近的淡漠神情。
这群人是觉得百里家没事做么,好端端为难一个普通人。
她心想。
百里家当然不会无缘无故骂人了。
至于真相嘛......说书人当然不会说出来了,哦,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不知道。
明明这么四分五裂的情节,星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听下去的。
等她意识到这个故事又冗长又枯燥又无聊时,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说书人满脸通红,像一个熟透了的烤红薯。
星乌更饿了,悄悄咽了口口水。
“比试的末尾,那人的衣袖早已被长刀砍断,伤痕累累。
她双眼猩红地冲向虚弱的百里樾,将对方击倒在地,颤颤巍巍地举起手中剑,以示胜利。”
人们欢呼,手舞足蹈,在心中为这个活在传说里的剑客镀上一层神圣的光芒。
“后来那人,便成了天下闻名的月魄。”
“后来那剑,便成了大名鼎鼎的望舒剑!”
故事迎来一个小高潮,人们也激动了起来,喝彩声淹没了说书人的感慨:
“但我想,月魄才是那柄最冷厉的剑,悬在众人心头,让人畏惧......又渴望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