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尚书率先站出来,微微皱眉说道:“陛下,苏昭仪所言极是。此次受灾范围广,赈灾物资的分配和运输确实存在很大问题。现有的赈灾点,确实难以满足众多灾民的需求。而且,物资在运输过程中,也时常出现损耗和延误的情况。”
礼部侍郎也上前一步,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如今百姓受灾,人心惶惶。我们不仅要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还要考虑到灾后的重建和安抚工作。重建家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都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规划。”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和担忧。一时间,御书房内议论纷纷。萧渊静静地听着,心中也在权衡着各种方案。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萧渊终于做出决定。他目光坚定地说:“从即日起,各州增设赈灾点,务必保证物资及时送到灾民手中。每个赈灾点,都要安排得力的官员负责,严格监督物资的发放,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同时,根据受灾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物资,优先保障受灾严重地区和弱势群体的需求。”
为了确保旨意能够有效执行,萧渊还详细安排了后续的工作。他任命了几位清正廉洁、能力出众的官员,分别前往各个受灾地区,负责协调赈灾工作。他亲自叮嘱这些官员:“此次赈灾,关乎百姓生死,关乎国家稳定。你们一定要尽心尽力,不可有丝毫懈怠。若有官员敢贪污赈灾物资,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官员们领命而去,萧渊又马不停蹄地安排户部,加大对赈灾物资的筹备力度。他要求户部统计各地的物资需求,尽快调配粮食、衣物、药品等物资,运往受灾地区。同时,他还下令工部,制定详细的灾后重建计划,为百姓重建家园做好准备。
萧渊下旨“各州增设赈灾点”的消息,如同一束光,迅速传遍了各个受灾地区。灾民们得知后,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原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那些原本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人们,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他们相信,在朝廷的关怀和帮助下,一定能够度过这场灾难,重建美好的家园。
苏怀玉在完成火锅宴后,又在受灾地区停留了几日,协助当地官员安抚灾民,分发物资。她看到灾民们逐渐恢复了生气,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这场灾难虽然可怕,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