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居澜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开了。
霍澄叫住他:“老陆,你去哪啊?”
“吃饭。”
周近野看着陆居澜的背影,担忧道:“云程他是不是受打击了?”
霍澄无法理解:“他现在第二不也挺好?多少人想要都还没有呢。”
赵知行道:“你当谁都跟你一样没心没肺?”
霍澄想说,没心没肺也是种本事啊。
-
去思源斋的路上,不少听说了课试结果的都侧目看来,有人经过时还特意打了个招呼,倒弄得慕怀清有些不自在起来。
端了饭菜后,她还是挑了个安静的角落。只是她坐哪,哪里就注定安静不了,几个学子推推搡搡向她走了过来。
慕怀清停箸,抬头道:“师兄们有何事?”
其中一人正是前日在听雨斋见过的叶誊玉,他清了清嗓子上前问:“听闻慕师弟得了甲等第一,在下特意前来请教。”
“请教不敢当,叶师兄若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便是。”
“策试的那道题,我想知道慕兄是如何解答的?”
慕怀清思索片刻后道:“平阳蒲阪,自尧舜后无人建都,皆因其地贫瘠不生物,人民朴陋俭啬,故惟尧舜能于此建都……”
她晚饭终究吃得不尽兴,问完一个又接着来了一个。
眼下陆居澜也和慕怀清一样坐在思源斋中,边上围着好几个人,只不过问的除了课试,还有如今的甲等第一。
“陆师兄对慕师弟是什么看法啊?”
“慕师弟学问这样好,陆师兄也没想到吗?”
“我看那天慕师弟占了师兄常坐的位置,是在向师兄宣战吗?”
陆居澜无意搭理他们这些问题,但终究是被惹得心烦,吃到一半便回了斋舍。
“老陆这回真受刺激了?”霍澄看见陆居澜回去后坐在院子角落里,眉头皱得紧,修竹一遮,整得跟个石像似的。
周近野点头:“兴许是心情有些不好吧,这几年来还是头一回有人排到他前头去。云程平日里嘴上不说,但还是挺要强的,况且他祖父又是青葙先生。”
赵知行问:“要去劝劝吗?”
四个人里周近野生得最粗犷,心思却最细腻:“劝还用不着,云程这样的,等会就自己回来了。”
周近野说陆居澜要强,又说同他祖父有关,这些都没说错。陆居澜这样认真,一半都源于他祖父。
他自小出生在京城,受祖父教导颇多,在他眼里,祖父是桃李满天下的帝师,是受人敬重的青葙居士。
小小年纪的他当时便说:“我要成为像祖父这样的人。”
陆菁被孙子逗笑了,笑过之后,神色又黯淡下来:“小十一啊,以后还是不要成为祖父这样的人才好。”
“为什么啊?”
“因为我没小十一想的这么好。”
那一年先帝驾崩,朝堂为后党把持,新政变法失败,祖父的朋友学生,死的死贬的贬,父亲更是公然倒向太后一党。祖父那时流露出的哀伤神色,他到长大些才懂。
次年祖父辞官回乡,他不欲待在父亲身边,也坚持随到晋州来了。可曾经种种终于是压垮了那个在他心中顶天立地般的人,祖父两年后便重病缠身,卧床不起。
他至今还记得那握着自己的枯槁的手。
“小十一啊,你以后可要入朝为官?”
“孙儿考取功名,自然要做官,佑得一方江山。”
陆菁张了张嘴,最后只虚弱笑着:“小十一是个有抱负的人,将来,这江山要是变了,记得烧封信来告诉祖父。
“还有,小十一学得太认真,一不小心就会钻里头去,除了书,也要看看别处才好。”
不知不觉已是残月初上,月华似水倾泻满地,竹影婆娑,如水中藻荇。
这几年学业繁忙,他已经很久没想起过祖父来了。如今再回头看去时才发现,记忆中的身影是如此单薄瘦弱。撇去一切名号,他也只是个关心学生命运的老师,对儿子失望的父亲。他是陆菁,是自己最亲近的祖父。
半晌之后,陆居澜起身出了斋舍。
杂物间就这么一排,慕怀清的住处很好辨认,亮着灯的就是。
陆居澜停在门前,犹豫着抬了手,却突然听见里头床晃得厉害,吱呀作响,又听见隐约一点喘气声,他听了一会,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顿时便红了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