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事的。”项舒摆手笑道。
姑娘推了一下自己的眼镜,看着项舒更是不好意思了,她刚才在看大师表演书法,看得入神了,结果就不小心撞到人了。
交谈中,项舒得知姑娘和她居然是禾远大学的校友。
还是学校书法社团的社长。
这次也是跟着家里长辈来参加书法协会的活动。
同为校友,两个人交谈起来自然亲切许多。
贺绥见项舒有人说话,便先离开了。
项舒和那个叫俞悦之的姑娘一起凑过去看那些大师表演书法,比起项舒这个半路出家的,俞悦之显然功力更深厚,还能点评出一些问题。
项舒学了一段时间书法,好歹也是有一些鉴赏能力的,看着那些大师的字,心里是认同俞悦之的点评的。
等那些大师写完了,俞悦之和项舒走到了另一边,各自端了一杯饮料找地方坐下了。
俞悦之叹了一声,显得很是失望。
“怎么了?”项舒问道。
俞悦之看向被挂起来的大师作品,摇了摇头,小声跟着项舒说道,“听说这里请了书法大师,我才让爷爷带我过来见识见识的,可是字好看是好看,可只有形没有神,明明之前看他们的作品不是这样的。”
项舒学习书法时间很短,虽然江老师总夸她,但她觉得也就和夸赞那些小朋友差不多,并不会因为这些夸赞就飘飘然。
只是听着俞悦之这么说,又扭头看了过去。
她也有这种感觉,只是不太好意思说出来,毕竟自己学得时间不长,万一是自己弄错了,岂不是会得罪人。
知道她学习书法没多久,俞悦之面色倒也没变,只是凑过来说道,“其实刚认识他们的时候,我爷爷就夸奖过他们,说这几位的字写得特别好,很有灵气,是真正投入心思的热爱书法的人,我还临摹过他们的字呢。”
现在人还是那批人,可是字里行间的感觉却变了。
俞悦之瞥了一眼场内,嘀咕道,“早知道这样,就不来了。”
她从小就喜欢书法,都是爷爷握着她的手,一笔一笔的教她的,还跟她讲人生的道理。
可是人也是会变的。
听着那些人的夸赞,俞悦之听着有些别扭,可她总不能凑过去说,好看是好看,可总觉得缺点儿什么吧。
那样可就太失礼了。
之前对于大师的崇拜之心也淡了下去。
俞悦之又扭头看向项舒,笑道,“项学姐,我们去那边吧,那边的公告上写着,可以留下自己的书法作品。”
来了书法协会,怎么也要留下一副自己的作品。
项舒也不太想过去凑热闹,便和俞悦之一起过去了。
两个人拿了纸笔,找了个地方写了一篇自己喜欢的帖子。
俞悦之的动作很流畅,根据她自己说的,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书法了。
项舒动作慢一些,写得也是自己最近正在临得帖子。
两个人都很专注,也没再关注旁边的动静。
贺绥跟在外公身边和那些人搭话。
别人和外公说话的时候,总会连带着夸他几句,说话文绉绉的,这些夸赞的话,从小到大都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他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余光注意到了项舒在写字,不知不觉就走了过去,都没有注意到旁边的俞悦之,完全就被项舒吸引了。
她的手指很漂亮,纤细白嫩,骨节分明,下笔的力道也很合适,字迹流畅,看她书写也是一种享受。
贺绥不知不觉就看得入神了。
其他人见贺绥一句话不说就走了,到底是江老的外孙,虽然不明所以,还是跟着过来了。
就看到贺绥正看着一个姑娘出神。
那姑娘长得很秀气,正在写字,他们也没有出声打扰。
看这个姑娘写字,也是一种视觉享受。
江老说过这个姑娘,他们还是有点儿印象的,据说学书法时间不长,可是字却是写得很好。
面前的人越来越多,项舒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道是因为突然有了灵感还是因为现场氛围的烘托,让她真正体会到了一种下笔如有神的感觉。
俞悦之早就看到贺绥过来了,两个人的爷爷认识,所以他们也从小就认识。
不过贺绥好像完全没看到她一样,俞悦之觉得十分好奇,她印象里,贺绥哥哥就是一个性格十分古板,也十分无趣,好似对什么都不在意的人。
没想到也有人能让他看得这么出神。
被周围的人打断了思路,俞悦之也没继续写下去,干脆放下手里的笔,目光落到了项舒的字上,这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激动,眼镜都快要滑落下来了,她伸手推了一下眼睛,凑到了项舒身边,却没有出声打扰她。
等项舒写完之后,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刚放下笔,就听到一声喝彩。
“不错,我看这行笔之间颇有江老风骨,不愧是江老的学生。”
一抬头,项舒发现自己跟前全是人,之前拍摄书法大师的摄像机也围到了自己身边,一会儿对准她的脸,一会儿对准她的作品。
很多她不认识的人也过来夸赞她写得字,说她的字很有灵气,很有韵味,还有人问她师承何处。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识项舒,有人听了一会儿也说道,“我记得是江会长的外孙把人领进来的,所以这姑娘是江会长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