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建安帝驾崩,新皇登基,改国号承平。
承平三年,北狄使臣入京请求和亲,承平帝应了,派昌宁长公主和亲。
途中,和亲队伍被一伙黑衣人截杀,护送将士被下了药无法抵抗。
“公主快逃!”贴身女官挡在利刃前,鲜血喷涌。
热血洒在萧姝和的脸上,已是无路可逃,她捡起地上的刀,直视着黑衣人。尽管黑衣人用的是北狄的武器,还是被她一眼看出是北周人。
“不管你受何人指使,你可知我乃南朝长公主,杀了我势必会引起两国之战。”
黑衣人无动于衷,泛着利光的长刀挑飞萧姝和手中的刀,直直刺进她的心脏。
那人嘴角冷笑:“真可惜啊,谁让你是皇室血脉呢……”
话未说完,黑衣人腹部突然被一把长剑贯穿,短暂惊愕后倒下。在他身后,护送和亲队伍的将军檀言昭亦浑身是伤。
萧妹和忍着巨痛,朝他笑了笑:“将军,你救驾来迟。”
“殿下!”
闭眼前,萧姝和听到一声悲切彻痛的呼唤。
等萧姝和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是魂魄的状态,她不知过了多久,北狄又派了和亲使团,使团经过时,她的魂魄也随着回了京都。
她看见,承平帝萧景在掌权后便疏于政务,整日沉迷后宫美色,扶持宠妃母族,对细作言听计从,残害良才武将,朝堂之上不辨忠奸颁发暴政,致国本受损。
敌国来犯时,朝中已无良将,敌军一路势如破竹,攻进京都城。
承平帝被大臣请求殉国,他如疯子一样拿剑斩杀身边的宫女太监。
清醒过后,神情癫狂得从皇座机关下拿出一份先帝的诏书扔进火盆。
“皇姐你是父皇血脉又如何,聪慧过人又如何,这江山终究是朕的,就算败也得败在朕手中……”
火蛇吞噬着诏书最后一行字:立昌宁为摄政公主……
萧姝和没想到费心竭力百般筹谋送上皇位的亲弟弟,竟对她有如此大的怨恨。
承平十年冬,北狄人杀进皇宫,承平帝自刎殉国。
*
萧姝和再次睁眼,头疼欲裂,一身素服的张医女正在为她把脉。
“殿下您终于醒啦!”夏禅激动道。
给她挡刀的夏禅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一举一动都透着鲜活,萧姝和灵魂像在记忆里游荡,她定定的看着她。
夏禅圆脸上满是义愤填膺:“殿下给您下药的贱婢已被擒拿,等候殿下亲自发落。”
萧姝和没说话,还是盯着她们看。
“殿下您怎么了?可是身体还有不适?”青知娴静的脸上挂着担忧道:“殿下刚醒,许是精神不济,这些事等晚些时候再说。”
萧姝和不舍得收回目光,生怕这是一场梦,可是眼前的一切又如此真实。
青知是她身边最得力的,早在父皇去世前,因调查她被下药一事莫名失踪,最后在城外一口枯井中找到尸体。
青知的死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为了给青知报仇,她用雷霆手段斗倒了一众有能力搞事的皇子与妃嫔。
现在,青知活生生的站在她面前,她们都在还她记忆里好好的活着……
头上的针被张医女一根根拔掉,带着一丝刺痛,让她很快回过神来。
“殿□□内的毒素几乎拔出,还需喝几副清理毒素的药,这几日殿下身体虚弱,还请好好休息。”
张医女说出了和前世一样的话,萧姝和瞳孔微缩。
这不是梦!
她重生了!
萧姝和不可思议的唤了声:“夏禅?青知?”
“奴婢在。”
“奴婢在。”
看着活生生的两人,尽管很是不可思议,萧姝和还是收整好心情。
她似乎真的重新活过来了。
青知突然下跪道:“殿下被下药是青知的疏忽,还请殿下责罚。”
萧姝和体内余毒未清,下床时身体止不住晃了下,伸手去扶青知:“我从不罚你,这也不是你的错,起来吧。”
夏禅端来一碗汤药,帕子上放着蜜饯和饴糖。大概药效起了作用,萧姝和感觉身上的无力感减轻几分,脑子也更加清晰了。
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
就在这时,沈皇后身边的贴身嬷嬷被丫鬟迎了进来,满面哀色:“陛下病重已陷入昏迷,皇后请长公主入宫。”
萧姝和急忙起身:“去皇宫。”
还好她回到了夺嫡之争前,她要在皇弟登基前拿到那封诏书。
萧姝和穿戴好,提步坐上马车,乘车朝皇宫赶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