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京承没有多做反应,依旧淡然地站在一旁,似乎并不在意他们之间的微妙氛围,只是平静地开口道:“蒋总,那我们开始吧。”
蒋卓言轻轻点头,嘴角带着一抹笑意,转身向会议室走去,“当然,厉总,请。”
随着会议开始,气氛逐渐变得正式起来。蒋卓言时不时与厉京承交换意见,而明愿则专注于整理相关资料,偶尔补充一些她的见解。
整场会议下来,明愿察觉到厉京承的关注点有些不同,他对宁城周边的生态环境格外上心,尤其在谈及无菌设备运行条件时,提问细致,频频追问气候、湿度、扬尘控制等细节。
蒋卓言起初还能应对,到了后面也忍不住轻笑出声:“厉总,您这些问题,怕是要把设备厂那边的技术总监叫来才能答得上了。”
厉京承神色未变,语气平稳道:“不用麻烦,如果可以,我想亲自去设备厂看看实际运行情况。”
蒋卓言挑眉,眼中带了点探究意味,却仍点头爽快:“当然可以,刚好那边这两天也在做例行调试,我让人安排。”说着,他不动声色地看了明愿一眼,又看了看厉京承,眼底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不过厉总今天会不会太赶了?不如明天上午过去?”
“明天也可以。”厉京承道。
明愿看着他沉稳的神情,心中渐渐升起一丝疑惑。
如果只是例行推进与蒋氏的二期技术合作项目,完全可以由她和林昭来对接,无需厉京承亲自出面。可他偏偏自己跑一趟,且在会议中频繁关注无菌环境、厂区气候稳定性、静电控制等与半导体产线高度相关的细节,明显超出了此次合作的既定范畴。
他究竟是在布局什么?是未雨绸缪的风险评估,她一时捉摸不透。
回去酒店的路上,蒋卓言安排了司机,明愿习惯性坐在副驾驶保持安静,后座的厉京承同样一言不发。
电梯里,明愿看着前方那个沉默矗立的身影,灯光从他肩头斜斜洒下,冷峻疏离。
电梯门快开的时候,明愿收回视线,问道:“厉总,明天去工厂,我们需要提前准备什么吗?”
厉京承微微侧了侧头,“不需要,带上眼睛和脑子就好。”
明愿眨了下眼,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一时间竟有些反应不过来。
她本能地想要回一句什么,却又觉得多说无益,只得低声“好”了一句。
电梯门在这时缓缓打开,厉京承抬脚先行一步,头也不回道:“既然想离职,就多看看别人是怎么把厂子一步步撑起来的。”
他的语气像是随口一提,她怔了一下,站在原地没动。
走廊尽头的灯光将男人的背影拉得修长而挺拔,他走得不快,却没有等她。
回到房间,席越川给她打了电话,问她要不要回家吃饭,明愿拒绝了,厉京承虽说不用准备资料,但是她还是想做份简单的调研记录,厂能变化,设备迭代,人员流动,还有厂子在宁城的环保评级。
虽说这些东西其实开口问蒋卓言就有了,但她还是更倾向于自己查一遍。
电话那头的席越川还在说,“阿姨今天可是做了你最爱的吃的菜,你回来吃个晚饭,再返回酒店,不会耽误你多少时间。”
明愿微微一笑,“哥,我现在真的走不开,林助没有来,我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呢。”
席越川嗤笑一声,“所以我说你早该炒了厉京承!行,你注意休息,有事就打我电话。”
挂断后,明愿将手机放在一边,打开电脑,开始重新调取相关数据。
1小时过去,手机再次亮了起来,是微信消息,简简单单四个字。
厉京承:「过来吃饭。」
明愿没急着回复,而是低头看了一眼电脑上刚整理出的一组数据:工厂排放监测在去年三季度短暂超标过一次,但很快又迅速达标,调整周期比同行快了一整倍。她记下这一点,再次抬头看微信。
四个字还停在那,没有撤回,也没有催促。
她叹了口气,关掉电脑,简单整理了一下便出了门。
走廊安静,酒店灯光温和,她按了门铃,不一会儿,门“咔哒”一声开了。
厉京承穿着一件深灰色休闲毛衣,站在门口,眉眼清冷:“我还以为,你是想等我请第二遍。”
明愿垂眼笑了笑:“抱歉,刚刚睡了一觉,没看到消息。”
厉京承看着她,没有多说,只侧身让开:“进来吧。”
她走进套房,一股温热的饭香扑面而来,熟悉的几道菜整齐地摆在桌上,是她常点的口味。
她轻声开口:“你怎么知道我没吃?”
厉京承没抬头,只淡淡道:“你那点工作习惯,以为我看不出来?”
她轻轻扯了下嘴角,看来方才那个“睡觉”的借口,确实是多余了。
厉京承看她站在原地没动,抬手示意了一下:“先吃吧。”
说完,他走到酒柜前,拿出一瓶洋酒,低头倒酒的动作从容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