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顺着侍女指的方向找到了瓦子,还没进去就听见喝彩声一阵接着一阵。
众人不自觉就加快了脚步。
她们来的也刚刚好,说书人正往台子上走准备开始讲新的一篇。
围在那里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周知黎害怕走散,几个人互相牵着手防止走丢。
说书人眼看底下的人来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拍了拍手里的醒木。
原本还嘈杂的场地瞬间就安静下来。
说书人今天说的是莺莺传的章节,周知黎听了一会儿发现自己看过这个话本,顿时有些无趣,可周知蔻她们还在聚精会神的听着,也不好打扰,只能往旁边看看,对面刚好有几个表演杂耍的手艺人。
周知黎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悄悄凑到周知蔻耳边,
“蔻蔻,我去对面看那个杂耍,等会儿就过来找你。”
周知蔻听的正入迷,听见她这样说,回头看了一眼,杂耍就在对面不远处,不会走丢,这才点点头,自己继续听了起来。
京城的杂耍确实有两把刷子,那手艺人居然会从嘴里喷出火来,看的周知黎是一愣又一愣,手都快拍红了。
她看的心满意足,给赏钱的时候也是格外大方。
看杂耍的人群逐渐散去,周知黎回头一看,说书那边还没有结束,她还想去别的地方看看,可这里人生地不熟,又担心会走失,犹豫了一下,还是去周知蔻那边陪她们听说书去了。
等到散场的时候已经快到吃饭的点了。
几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坐轿子回家,吃完饭睡一觉,下午把刚才在路边买的鲜花修剪一下放到瓶子里,明天再出门玩。
她们安排的倒是不错,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一回去周逢春就让她们收拾收拾,明天跟着她去相国寺。
“明天是十五,相国寺外面会有集市,什么东西都有,我们一家去开个眼界。”
周老太太前几天舟车劳顿,夜里又灌了凉风,正躺在床上休养,许悦宁不想早起,强烈拒绝。
周知黎和周知蔻想着反正就在京城呆一段时间就要回家,不如把能去的都去一遍,日后也好回家和友人们吹嘘一番。
许大人也想跟过去凑个热闹,看看有没有稀奇东西,只是天微亮就被衙门叫走了。
最后只有周逢春带着姐妹两出门。
“你们两个今天怎么穿着一样的衣服?就连发髻都是一样的?”
周逢春刚上马车看见她们两个,有一瞬间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周知黎和周知蔻都梳着双髻,穿着浅石青的窄衫,淡紫色的长裙,裙摆上的褶子都一样多。披着一条青白相间的披帛,两人的手上带的珐琅手镯都是差不多样式的,各自的腰上都系着一块玉佩。
“嘿嘿,姑姑我们在家也经常这么穿。”周知黎解释起来。
她们两个年纪相仿,小时候不懂事,都喜欢对方的东西,曾经在家中吵的不可开交,后来祖母没办法,就把所有的东西换成一模一样的。
后来就养成了这个习惯,长大后才好些,只是今天早上又忍不住穿上了一样的衣服。
周逢春细细打量了一番,把两个孩子夸的天上有地下无,她又开始说起了他们兄妹幼时的趣事。
周知黎和周知蔻听的聚精会神,等周逢春说的嘴都干了,马车也就到了相国寺。
周知黎和周知蔻一起跳了下来,想要伸手扶着周逢春,没想到她已经扶着后面的侍女下来了。
相国寺门口那一排全是各种卖东西的小摊贩。
周知黎和周知蔻好奇的四处张望,每处都想去看看,
“姑姑~”
“不行不行,现在不能去,先进去拜佛,等会儿有你们逛的时候。”
周知黎只好牵着周知蔻的手一同走进了寺庙。
相国寺不愧是京城第一的寺庙,处处都透露着股不寻常的贵气,今天十五,黄道吉日,来上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整个寺庙上空香火缭绕连绵不绝,几个小沙弥站在门口为香客引导方向。
寺里面各种各样的说话声,一进大殿后那些香客全都闭上了嘴,生怕扰到了菩萨安宁。周知黎和周知蔻也跟在周逢春身后老老实实给佛祖磕了头。
周逢春还想去旁边几个殿拜拜,周知黎和周知蔻方才听那个小沙弥说寺庙后院有一个花园,可供女香客游览,她两个很感兴趣。
于是姑侄约定好时间在相国寺门口集合,就此分开,一边接着拜佛,一边去逛花园去。
周知黎她们来得早,后院的花园还没有多少人,两人痛痛快快的把那花园逛了一遍,才坐在中间的亭子休息一会儿。
“这里可真漂亮啊,怪不得人人都要去京城呢……”周知蔻感慨起来。
“我们能过来看看就很好啦,起码回去能和小雅她们说这一路的见闻。”周知黎补充起来。
周知蔻点点头,她已经休息好了,现在有些口渴,还有些饿,早上出门前刚好带了几块桃花糕,从随身背的包里翻出来,两人一起分食。
“等会吃完我们就去找姑姑,她应该差不多好了。”
周逢春已经拜的差不多了,此刻正跪在观音相前,一脸虔诚的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