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黎和周知蔻被叫到房间。
“阿黎蔻蔻,今天喊你们过来是想和你们商量,关于你们的婚事。”
周老太太看着眼前的两个孙女。
“我有意想让你们姑姑在京城给你们两个挑两个夫婿。”
“你们姑父现在也是四品官,给你们选个肯上进的书生,日后也能做个官太太。可比在相州嫁给商户要好的多。”
“我想问问你们愿不愿意。”
周知黎和周知蔻一愣,互相看着对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周知黎摇摇头,“我觉得京城有点远,祖母也是要回相州的,爹爹母亲还有弟弟也在相州,我舍不得家。”
“我也是。”
“可是……”周老太太欲言又止。
周知黎倒是看懂了她的言外之意,她没有半点难为情。大大方方的说出来。
“祖母,是不是因为我们在相州已经许不到好人家了。”
周逢春想到这个就生气,赶紧安慰她们,
“他们都没什么眼光,也没这个福气把我们阿黎和蔻蔻娶回家。京城不一样,人才辈出,定能挑个合你们心意的夫婿。”
“况且姑姑也在这儿呢。咱们不也是一家人吗?”
“知礼知勉读书上进,肯定能考中,到时候不都过来了吗?”周逢春循循善诱。
周知蔻看着周知黎,有些不知所措。
“要是阿黎同意的话,那我也同意。”
周知蔻从小就和周知黎待在一起。现在长大了,她也不想分开。
周知黎想了想,点点头,“好吧,那让姑姑多费心了。”
周逢春本来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劝动这姐妹俩,没想到竟然这么轻飘飘的就同意了,那叫一个高兴,
“你们放心这事包在姑姑身上了,阿黎喜欢什么样的?蔻蔻喜欢什么样的?”
周知蔻没有半分犹豫,“姑姑,要长得好看的。”
周知黎也点点头,“姑姑我也是。”
周逢春听了就头大,说了等于没说。她还是先去找媒婆打听打听,晚上再去问问许安许大人有没有遇见些合适的青年才俊。
舒见微最近的心情很好。
她好像找到了阿昀口中的那个姑娘。
国子监祭酒许安的家眷是相州人士。听说最近许夫人把自己的母亲和两个侄女一并接来了京城。
那应该就是这两个姑娘当中的一个。
舒见微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姑娘长什么样,又觉得有些冒昧,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旁边有个侍女给他出了个主意,
“小郡主之前是和公子一起去的相州,想来小郡主应该有些印象。王妃何不去问问郡主?”
舒见微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
苏瑶章才刚刚睡醒就被人抱过来,舒见微把她搂在怀里,
“瑶章还记不记得上一次,你和哥哥在相州见到的姐姐?”
“我认识,前天我们在相国寺还看见了那个姐姐还是我先认出来的,哥哥很笨,都没有发现。”苏瑶章点点头。
“可是那里不是有两个姐姐吗?瑶章知不知道哥哥喜欢哪个姐姐?”
“我知道!哥哥上次一直看着那个姐姐。”
舒见微满意的点点头,又继续问道,
“那下次瑶章再看见那两个姐姐,能不能指给母亲看看?”
“好!”苏瑶章毫不犹豫点点头。
舒见微瞬间心里有了主意,抱着苏瑶章又亲了一会儿,
“走,今天带你去找哥哥。”
说着就让人安排马车去裴府。
裴昀去国子监读书还没有回来,几个丫鬟陪着苏瑶章去花园玩,她和宋濯玉商量这件事情要怎么办。
宋濯玉打听到的比她知道的还要多些。
那两个姑娘姓周,年纪相仿,是表姐妹。据说两个长得还有些相像。只是两个人婚事有些不顺,在进京前,两个人都被退亲了。
听到这里,舒见微松了口气,她就害怕这两个姑娘定了亲。现在他们男未婚女未嫁,只要他们双方看上了,这个亲事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两个人商量了一个下午。舒见微直到傍晚才回去,她走的时候裴昀才刚进门。
裴昀不懂为什么他母亲笑成这个样子,问她也不说。
“过几天就知道了。”
宋濯玉已经和舒见微在一起吃过了晚饭,厨房把裴昀的那份单独送去了他的院子。
裴昀想到今天在国子监里打听到的东西,不自觉就激动起来,饭都比平时多吃了一碗。
那个姑娘姓周,是国子监祭酒许安的侄女,据说还未定亲,许夫人现在正在给她两个侄女张罗着。
没定亲那一切就好说了。
裴昀想着想着,突然记起先前宋闻溪和他说的,有些生气,他差点就见不到了。
于是让身旁的书童研磨,洋洋洒洒。写了整整三页纸的信,等墨干了之后装进了信封,再用胶封起来,递给书童,
“把这个送给宋闻溪。”
“是。”
裴昀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想着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再见到她一次。
周逢春的效率很快,没过两天就给她们两收拾出一个小册子。
“这上面是我收集来的青年才俊的信息,你们先看看,家世姓名年纪都在上面。有相中的就和我说。”
“姑姑为什么没有画像呀?”周知蔻翻了几页,全是密密麻麻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