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本奏折,一本是林南一昨日呈上的弹劾李石的奏章,一本是季云栖今日拿来的由风士情报网搜集的李石在陇东强抢民女等恶行,还有一本,是顾煦的。
“监刑司司书万黎,朕问你,李石罪行可否查证?”
“启禀圣上,皆已查证,其间种种,臣已呈报圣上,更有季史所查陇东诸事的来龙去脉,臣以性命担保,句句属实,绝无虚假,李石之罪,罪不可恕!”
万黎上前一步,掷地有声地回答到。
“圣上,臣亦可作保,奏章中桩桩件件皆由风士情报网所查,绝无半点虚假。”
季云栖也紧跟着上前表态。
“好!你的折子朕都看过了,既如此,李石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罪大恶极,今革其官职,于三日后问斩,以儆效尤!”
“圣上圣明!”
朝堂百官齐声高颂良景帝之明,吕中即便心有不甘,也不会在此刻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出头。
林南一看向吕中,心中有几分奇怪。
她观吕中,有几分蠢顿,对几人的做法毫无还击之力,当真是他害了大良,害了千良吗?
良景帝摆摆手,继续道:
“青炎明日将入大良,监礼司不可无司书,监工司侍郎林南一刚立新功,朕有意着其升任监礼司司书一职,众爱卿可有异议?”
“……这……”
“……”
当下方议论纷纷时,良景帝再次将目光投向了顾煦,而当看到顾煦腰间玉佩之时,神色一滞,心中有了决断。
千良听着众人的议论声,看向站在另一侧的林南一,微微扬了扬嘴角。
这司书的位置一定是南一的,自己这史册里又要给南一添上几笔了。
自林南一入朝为官后。木士的史册里,林南一的事迹占了其中十之五六。
千良心中惬意,她是她的著史人。
“圣上,臣有话说。”
不用抬头,林南一都知道这人是谁。
吕中,你终于坐不住了吗?
“丞相,你有何高见?”
“圣上,林侍郎有工部之才,在监工司才能大有建树,入监礼司确是大材小用了。”
”
吕中对林南一是恨得牙痒痒,但是当前局面,他却不好说她的不是,毕竟,浑水河一事过后,林南一名声大振。
“圣上,丞相说得在理,臣以为,臣不可离开监工司。”
听吕中这样说,林南一便开口了,吕中想要以退为进,那她便将计就计,只不过,你这老头,一会儿千万不要气死。
看到林南一戏谑的眼神,吕中神色一凛,难道……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一直没有讲话的千良,开口了。
“圣上,臣以为林侍郎所言极是,监工司离不开林侍郎,林侍郎也离不得监工司,既如此,不如让林侍郎兼任监礼司司书一职,岂不两全其美?”
“圣上!……”
吕中反对的话还不曾说出,只听良景帝的圣旨已出。
“准!来人,拟旨,监工司侍郎林南一,才学出众,特许其兼任监礼司司书,总领大良礼仪诸事。”
“臣林南一,领旨。”
林南一也不管朝中众臣有多不解,直直跪下去接了圣旨,这场戏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理解与否,支持与否已经不重要了。
“这……”
其他大臣此时是无话可讲,皇帝金口玉言,他们难道因为一个监礼司司书的位置死谏吗?
至此,林南一成功在三天内取代李石。
她们也从这件事中,摸清了良景帝的心思,他不愿和亲。
否则,任几人有天大的本领,也要不来这监礼司司书一职。
“可还有事要奏?若无事,便退朝吧。”
……………………………………
退朝后,良景帝身边的福禄来到顾煦身边,请她到仁和宫议事。
千良三人看着顾煦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韶阳她这几日,有些奇怪。
【安阳十八年,七月十三日夜,监礼司司书李石收监刑狱。十四日早朝,李石之罪行得以昭告天下,圣上大怒,将其革职,定于三日后问斩,监工司侍郎林南一德才兼备,兼任监礼司司书。】
——木士实记
【安阳十四年,陇东年轻女子多失,官府不查,以失踪案草草结案,风士多方探查,无果。安阳十六年,陇东再丢女子,各镇几无女子有存,新任监察探查受阻,后遭贬斥,风士情报网已得蛛丝马迹。安阳十八年,七月,案情明,监礼司司书李石,以阴险手段强掳民女,豢养于府内,以供玩乐,四年间共犯下罪案三十七起,七月十三日夜,李石落网,案清,三十七名陇东女子,悉数归家。】
——风士·季云栖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