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宫内。
良景帝看着站在下首的顾煦,咬咬牙,最终还是决定将昨夜辗转反侧一宿做出的决定说出来。
“顾煦,朕问你,你和穗安公主是何关系?”
而原本还对良景帝将自己叫来仁和宫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顾煦,在听到这句问话后,猛然抬头。
圣上,知晓了。
“……回圣上,臣,倾心穗安公主。”
想到昨日自己已经与楚言初心意相通,顾煦便没有再隐瞒,不论良景帝是何反应,她都会护住她的阿初。
何况,她知道,就算没有她,楚言初也有自保的能力,只要她想。
“你倒是坦荡,朕再问你,和亲之事你作何想?青炎入城,你可有能力护住穗安公主?朕若执意和亲,你又如何自处?”
顾煦的坦诚,让良景帝松了一口气,她知道三士在记史一事上个个都是风骨峭峻的君子,却不知顾煦对待他的阿姐是否也能如此。
好在,顾煦没有让他失望。
良景帝的三连问却让顾煦展颜一笑。
她听得出来,良景帝没有和亲的打算。
“穗安公主不该只是百姓的穗安,她更该是楚言初的岁安,顾煦,愿以命相护,换她一场‘岁安’。”
这句话,像是誓言,也像承诺。
顾煦的一番话,让良景帝陷入沉思,久久不能回神。
顾煦说得对,他的阿姐,合该是自己的岁安。
“顾煦,若朕为你和穗安公主指婚,你可愿?”
最后一问了,若顾煦愿意,他便让等候在外的福禄立即传旨。
“圣上,臣想娶穗安公主,然指婚一事,圣上可曾问过穗安公主的意思?”
“……这……”
顾煦的话问住了良景帝,他彻夜想出来的决定,哪里有时间去问穗安公主的意见?何况,你腰间那玉佩可是皇家之物,朕又没送过,难不成是偷来的?心意相通,还需要问吗?
“圣上,穗安愿嫁。”
就在良景帝暗暗腹诽之时,一声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今日早朝的事情,在良景帝有意的安排下,楚言初一件不漏的全都知晓了。在听说顾煦被良景帝单独叫到了仁和宫后,她便坐不住了,匆匆赶来,正好听到良景帝要给二人指婚。
见顾煦毫发无损,楚言初悬着的心落下了,听到良景帝的问话,她鬼使神差地收回了要推门的手,她想听顾煦的回答。
即便千万次地听到顾煦说爱她,她还是想亲耳听到她的回答。
等到顾煦的话音落下,楚言初嘴角上扬,紧接着便推开门,高声说出了那句“愿嫁。”
楚言初语气中的雀跃,让守在门外的福禄,以及侍书和侍墨都弯了眉眼。
“阿初?”
“皇姐?”
“你怎么来了?”x2
“圣上,穗安愿意嫁给顾煦,请圣上降旨。”
没有回答两人,楚言初对着良景帝执了一礼,请求到。
再次听到楚言初说出“愿嫁”,顾煦满心欢喜。
“好好好,皇姐莫急,朕这就让人传旨。来人,拟旨,穗安公主楚言初娴于诗书,才情出众,貌美心善,行端志洁;火士顾煦,记史严明,为人恭谨,其德可嘉,其才可颂,今特为二人指婚!”
“遵旨!”
守在外面的福禄听到后,马不停蹄地去办事儿了。
仁和宫内的顾煦和楚言初,也是对着良景帝行礼后,领了旨。
“臣顾煦,”
“穗安,”
“领旨。”x2
看着眼前的一对璧人,良景帝也是前所未有的放松,那年,他欠阿姐的,在今日还给了她。
“皇姐,你先回瑶光殿,朕还有事要与顾煦商议。”
“是。”
楚言初看了顾煦一眼后,转身离开了,她心中也欢喜的很,这样赤诚的人,她终于没有再错过了。
“圣上可是还在为青炎一事烦心?”
良景帝将她留下,顾煦只能猜到这一件事。
“顾史,好好待阿姐,青炎此行定不会称心,朕不会让阿姐和亲,更不会放任青炎嚣张至此,待我大良举兵之时,便是青炎灭族之日!”
“圣上,我会好好对阿初。”
顾煦没料到,良景帝留下她,只是为了交代她好好待楚言初。
……………………………………
很快,良景帝赐婚火士顾煦和穗安公主的消息便传遍了整个都城,百姓震惊之余,却没有反对之意,穗安公主的好,他们都记在心中,火士的正直,他们也都清楚,更何况,比起远嫁青炎,谁又能说顾煦不是更好的选择?
“哦?这个韶阳,竟然不声不响地要做驸马了。”
林南一的府上,千良和林南一坐在石桌上,将这从宫中传来的消息看了又看。
林南一倒没觉得有什么,她本就来自千年之后,她不觉得顾煦和穗安公主的婚配有何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