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山河舆图 > 第114章 十五 孤城

第114章 十五 孤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月之间,邵璟以贩卖丝绸、囤积米粮为名,游走于武威郡几个通达繁荣大城小邑之间,渐渐摸清市坊居民与客商往来等实情,考察官吏政情。他白日出行,直至深夜方回客栈,又时常通宵挑灯,持刀笔简牍,做成出行笔记,记下访得之情。原本丰神俊朗之姿,日渐疲倦憔悴。

郭霁有时也跟他同出同行,只是往往提前早归,不似他深夜方回。然大多时候,她在常乐等人的护持下,独自出游。

即便不常同行,她暗中观察,这一月之间,虽居无定所,但总有些所谓友人客商找到邵璟住处,往来相见。因此她渐渐猜知,似乎与邵璟同时暗中出访的,还有二三路人马。

其中一路甚是隐秘,就连她与常乐等人也会被远远支开。另一路倒不防着她,往来通消息的,她也认得,竟是武威郡长史李酉之子李任。

她也见过几次这李任的行事,竟是年少有勇,又难得的沉稳乖觉,其精明不下乃父。

甚至连邵璟也常常感叹,姑臧李氏有此虎子,乃家族之幸。

郭霁虽不知这李任具体行事如何,然见他能在短短时日内得到邵璟信任,参与此等密事中,自然是不容小觑的。当然,她也据此猜测,姑臧李氏与邵璟,已然同心一意,否则李氏之子焉能得邵璟亲自栽培。

春光渐著,风沙又起。邵璟与郭霁一行人一路向西,渐渐到了武威郡最西处的群山黄沙之间。

一连几日荒无人烟,不见水草,好容易到了一处浅窄溪道。连日的跋涉,早已人困马乏,见了这河溪,虽说这河溪时断时续,几近枯竭,然众人俱各惊喜不已。

人人皆知,有水源处,往往有村落。何况这里是下游——河西不比别处,因穿越隔壁沙漠草原绿洲,有些河流时断时续,是为暗河。沿着溪谷向上游走,或许能见到水源丰沛、村人聚居处。于是原本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一行人,心头顿起希冀。

然而走了一个多时辰,沿溪两岸,尽是台塬荒郊,稀稀拉拉百余户的村落倒是有两三个,可是那溪水照旧是断断续续、不死不生的。

有三五个扮作杂役的扈从,先行下了马,牵了马就去饮水,那马踏起的水花,浑浊而无力,全然没有浸润万物的生机。

邵璟环视四方,只见零散村落与民居起伏于台塬之间,阒无人声,寂静得可怕。唯有升腾而起的烟尘,为这无边寥落平添了几分动态。

邵璟心中一动,急忙命人去喝止那几个扈从——然而哪里来得急,那股烟尘以暴雨风雷之势涌动向前,不过片刻之间,众人便看清了那烟尘之中,裹挟着的愤怒村人,宛如疾风中的棘草,手持棍棒锄耰,已近在眼前。

邵璟的扈从长名为孙邑,是个精明强干的,立时先带了五六名扮作杂役的扈从先将邵璟并郭霁围了起来。

邵璟瞧了瞧眼前情形,便向紧挨着的孙邑悄悄耳语几句,只见那孙邑一声喝令,众人皆获令戒备,迅速归拢到邵璟等人身后,背向几辆大车,面向四方,团团围了起来。郭霁知道,那车中藏了兵器,而这样看着仿佛是商旅队伍守护财物的姿态,实则是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强劲御敌阵型。

当此之时,十数名青壮男子已呐喊吆喝着止步于溪道旁,与邵璟的商队两相对峙,乡民犹络绎不绝地向这边涌来。

孙邑担忧邵璟安危,低声回道:“恐是暴民匪徒,据此劫掠商户。请都督与郭娘子先到车中暂避。”

邵璟瞧了郭霁一眼,见她神色从容,只在马上观望,并无惊恐之色,便止了扈从孙邑的提议。

随即,他只带了孙邑并两名得力扈从,催马几步,登上身旁一处高地,只望了一眼那毫无阵型却群情暴怒的乡人,向孙邑道:“不必慌张,必是仰赖此水的乡人,或是误以为我们纵马抢水,或是想趁此劫些财物。你先上前探问情况,不要与他们冲突。”

那孙邑便催马离了众人,在马上向众乡民扫视一番,朗声道:“在下关中栎阳人孙邑,侍奉主人前往张掖讨生活,途经贵地,人困马乏,无意扰了父老清净。这便离开,绝不敢惊了贵地一草一木。”

“你们纵容马匹搅浑水道,还说不敢惊扰?好大的口气!”

“我等低贱农人,就靠着这水源活命,哪里比得了你们这些富贵人,你们轻飘飘一句话,这可是断我等生路!”

“富贵命又如何,也敢在我们祁连山下、鸾鸟城外撒野,须得问我们鸾鸟男儿是否答应?”

一时间数十青壮乡民举锨持棍,纷纷叫嚣。

郭霁自到河西为屯田营官婢,至沈偃将她带出屯田营,不足一年,却见识过多起乡民械斗或暴乱之事,其起因或由官吏逼迫、士卒欺压,然亦有刁民悍然抗官,暴起劫民等事。

如今她见扈从长孙邑虽以礼相待,然乡民气焰不改,便知这不仅仅是普通乡民争夺水源那么简单。

再一见邵璟一脸肃然,便悄悄催马到他身边,低声道:“此处水流窄浅,河道干涸,只怕无水灌溉,无以稼穑。只怕他们因乏食难以为生,早有图谋,集结精壮,在此打劫商旅。”

邵璟听罢,转过脸来,此前一派平静的面色略有波动,道:“你没白来这凉州,识见倒深。那依你看来,该如何是好?”

郭霁听罢,却摇了摇头,道:“我从前虽见过几起民变,可都与此时情况不同,无可借鉴,不知如何是好。”

邵璟面色深沉而偏偏口角荡起一抹笑容,道:“那你说说此前如何?当下如何?”

郭霁微一沉吟,道:“一般民变,不过三类。一为两村寨乡民为夺水源或土地而械斗,虽场面混乱而各有死伤,然官署吏卒镇压调解即可解决。二为民被乱贼盗匪劫掠而乏食,无奈而受裹挟造反,这一类别无他法,只能征调强将劲旅征而讨之,平叛不难,只是平叛之后如何安置极其费神。三则是官吏军卒管治不当及不堪赋税、徭役、摊丁、征兵之重而官民冲突,这就要比民间纷争棘手得多,然可调集郡县兵弹压,并派出素有民望并善辩之文吏安抚,暂时平复冲突后,则暗中争取或拘系首倡者,并将民变时与民争锋者加以惩治,亦可安民平事。此类民变,虽稍一不慎就会酿成大祸,然毕竟可依靠官署威势并豪贤名望平定。可今日都督名为商而实为官,若果真遇到民变,不显露身份则难以脱身。若显露身份,则乡民畏惧罚罪,这凉州之民素来剽悍,不知会做出什么来。”

邵璟一面瞧着扈从与民周旋交涉,一面听郭霁条分缕析,不由微笑点头,道:“虽说无可借鉴,但你亦可临危揣摩。若你是我,该如何是好?”

郭霁便回头瞧了瞧那几大车的丝绸,叹了口气,道:“这些乡民虽则刁恶,实则因无水灌溉稼穑难以保命,故而出此下策。使君受命巡察一州,本州之民饥馁,亦属责无旁贷。我无他法,唯有舍财而已。”

邵璟不由转过脸来,目光在她身上一溜,颔首笑道:“小女子倒懂得丢卒保帅了。不过就怕乡民之欲无餍,我这陶朱公就做不成喽。”

这里邵璟话音落下,二人见当先的乡民已止了众人喧哗,于是不再论议,只专心观察前面情状。

那当先的乡人一个是一名四十岁上下的精壮汉子,见孙邑说话客气,并不似众乡民没有章法地胡乱叫嚷,意态声音皆十分沉稳。

“远来贵客或许不知此处情状,我等偏僻乡野,几个村落皆靠此水为生。然自去岁至今,干旱异常,已半年多未曾降雨,而谷水主干支流并鸾鸟沟多处冰雪融水,涓滴未曾流入此水。去岁之麦、今春之苗,大半枯死。非是我等乡佬吝啬,如今水贵比金银,贵客纵马玷污水源,我等乡民该如何存身?”

不待孙邑答言,众乡民又是一阵喧嚣。那当先的精壮汉子端的是豪爽,当即喝止了众乡民,只瞧着孙邑不说话。

孙邑跟着邵璟也见识过不少场面,知道乡民不可畏,而这领头的汉子却是个劲敌,今日算是遇到茬子了。

那孙邑敬重此人,又不欲生事,便下马揖让,道:“诸君皆是本地豪杰,必不为难客商。然在下的主人是个仗义疏财的,必然不能教诸君亏损。”

那乡民听罢,不似先前凶煞,便纷纷凑过来,与那领头的乡人商议。孙邑是个知礼的,牢记邵璟吩咐,便只等着,也不相催。

不过半柱香功夫,那领头的乡人挥退了众人,向孙邑作揖。然礼仪虽不差,话语却颇不让,道:“我虽乡野之人,也有些识人之能。今日见先生不同流俗客商,想必贵主人是世代豪富的巨商大贾。因此不敢多有索求,先生主人的这几车货物,留下一半即可。”

孙邑听罢,一改此前谦恭,冷笑道:“一半?你可知那几大车里都是上等丝绸,价值不菲——这也敢要一半,是不是胃口太大了?”

“这不算什么!”那领头乡人也寸步不让,神色颇为傲慢,道:“前月有个客商不懂规矩,我们就要了他所有的财货。不过我等仁慈,不似别的那些杀人越货的村邑,总算留了他们几条命回去。”

孙邑也不急着回话,望天长笑,笑罢,冷眼瞧着那领头乡人,道:“竟不知此处还有敢杀人越货的乡邑!更不知还有如此仁慈的好汉!失敬失敬!”

见孙邑言语讥诮而不表态,那为首乡人也不是个啰嗦的,便厉声打断孙邑,道:“少废话!你若做不了主,便请贵主人出来说话!”

孙邑似乎果真不敢做主似的,便向邵璟所在高处回望,见邵璟犹自好整以暇,笑着向他摆了摆手,他便立时会意。

那边乡人首领也早看到后面高地上乘马的邵璟,不由皱了皱眉,叫过旁边两个极精壮的少年,低声道:“你们看见那个乘高马的男人了吗?我也见过不少人,从来没见过这样处惊不乱、稳如泰山的。这不是寻常人能有的气度,此人必然有些来历。我们距此人亦在射程之内,你二人善射,等我与他们周旋时,你们便到后面偷偷放箭,虽不至要了他的命,也必教他重伤。这样我们才好谈价钱。”

那两个少年听罢,悄悄隐入人丛中,暗中等待时机。

孙邑是做惯扈从的,虽然是邵璟的私属,并非官署中人,然其洞察细微、身手利落处比之军中勇士亦不遑多让。他早看见了这些小动作,便向身边扈从使了个眼色,那人会意,悄悄退到众人中间,也暗暗布置。

“我家主人身份贵重,虽是商人,往来结交的不是卿士大夫便是天下豪贵,哪里是你这等人能见的?适才主人已命我全权处置,一半是不是太多了,诸君既是豪杰,必然不肯无故损人,我们在商议一下吧。”

此时孙邑故意啰啰嗦嗦,不过是拖延以待时机。然那为首的乡人虽有些见识,毕竟未曾见过大场面,且率领乌合之众,虽嘴上仍然应对,但心里牵挂着适才布置的两名箭手,便心不在焉起来。

孙邑跟着邵璟出生入死,应对这些自然得心应手,一面拖延着,一面细察为首乡人并乡民群中的异动。直到“嗖嗖”两箭从人群中同时冲射而出,直击邵璟所在之处,而那为首乡人神色灌注在天空中的箭矢上时,忽然一个飞身,兔起鹘落间,众人只觉眼前一花,那为首乡人已经被他以刀架颈,拿捏在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