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洞去不了,甘州当地也有许多地貌值得一看,军中勒令整训,来读书的兵卒也被招了回去。
来小院子的最后一天他们凑了束脩送给沈诺希,这段时间沈先生对他们照付颇多,束脩的钱几人分摊也没多少,能来读书的人都是买得起书籍的。
沈诺希提前从周佑安那得到消息也为他们准备了书籍作为回礼,挑选的都是他们在这常看的类型。
杨将军工作重心转移回军营,周佑安身上担子繁重起来,几乎夜夜晚归,不是在营中商议作训,就是在各处协商落实景岱的旨意。
周佑安回到甘州卫后,沈诺希见到他时还有些别扭,觉得两人身份发生转变自己好像应该做点什么,扮演好这个角色。
但周佑安的忙碌完全没给她细思的机会,喊周佑安开会的人都叫到府中。
也不知是真的甘州卫人手短缺,还是杨将军突然想起还有沈诺这么个人,刚送走兵卒没休息几日,沈诺希就被杨凯程召进营中。
是润涵来喊的她,沈诺希询问原因,结果润涵一问三不知。
最近这几天他和阿乐忙的团团转,都没怎么回过府中,外面百姓生活一如往常,军营中却处处需要人手。
“怎么让你过来喊我?”沈诺希从躺椅上跃起钻进屋中更衣,她还没单独见过将军,生怕自己一个疏忽漏出马脚。
“我本来是去军中送题本,结果刚好碰见将军和他们开会,不知怎的将军想起叔父,不过您不必担忧,将军应没时间单独安排您。”
润涵隔着房门回答沈诺希的问题,杨将军可能是灵光乍现,想起义父身边还有个闲人能拉来干活。
沈诺一介书生,不可能真的让他在营中做什么苦差,顶多是叫去分一些书案上的活计。
营中品级高的将领对书写题本、奏本内容游刃有余,可底下那些百户长、千户长写起东西就没那么顺手。
备战期间的事务,桩桩件件都需留下痕迹,润涵就算不常待在营中,也知最近营中文书工作已是超负荷运转。
沈诺希听说不是单独面见杨凯程松了口气,她的易容术远看还行,真是近距离揣摩,估计难以在他眼皮下蒙混过关。
出城去大营的一路沈诺希都在打听军中事宜,之前没接触过这些,认知内的理解全部来自别人口中。
真实情况和道听途说之间往往存在着差距,两人骑马到大营门口下马经过一番检查后进入营地,将士练兵的声音喊声震天,未见真容已提前感受到震慑。
经历战场的将士,同锦衣卫和厂卫不同之处高下立现,营中往来的人路过都会让沈诺希不寒而栗。
如润涵所说,杨将军这样的人物没空单独见沈诺这个编外人员,手下亲卫直接把他安排给邢文乔,本来他俩就都是周参赞的人。
沈诺希之前做过这些公务,题本的基本格式还是信手拈来,替将士润色的过程也不算太过艰难。
邢文乔十分了解沈诺希的本事,给他分配的工作都是恰好能赶在夜禁前处理完,还能留下时间返回家中,压榨干她白日的每一分精力。
原本只有周佑安忙碌,沈诺希还能和他见上几次,现在两人都忙起来见面彻底遥遥无期。
沈诺希每日在营中组织语言写到麻木,那些怀春的酸涩心事早就被淹没在没完没了的题本中。
出兵一事不仅关乎甘州卫这一处大营,后勤问题、粮草调动都是麻烦事,大批粮草要从东边运来,中间每一环节都需要当地官员鼎力支持。
沈诺这个在邢文乔手下干活的打工人,也被拎起统筹各地汇总的开支,原本这些事情在大营中都有专人来干,根本轮不到沈诺希。
只是现在正处多事之秋,备战一事固然重要,但景岱的旨意更需要精细处理。
甘州卫的壮劳力都被组织起来修缮周边攻防,战场交锋大概率不会出现在此处,但还是要提防周边外番趁火打劫,虎视眈眈想要划分大明的部落可不只有鞑靼、瓦剌。
忙碌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沈诺希原本已经生疏的易容手法逐渐被唤醒,现在已经形成肌肉记忆。
蓄势待发的大营终于迎来圣旨,一部分兵卒拔营出发,与其他卫所兵卒汇合后驰援鞑靼。
周佑安被留下继续促进甘州卫条例的整改,秦安随军暂时成为斥候,他的灵活多变正是鞑靼与瓦剌交战所需要的能力。
若不是沈诺希也被拉去军中干活,她可能会怀疑周佑安对自己的诚信,两人关系转变后相处的时间还不如之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