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川今日是个大晴天,一上午的功夫,太阳便晒化了覆盖在县城的积雪。
今日是除夕,各处集市早早出了摊,平日少有人光顾的摊位在今天也大排长龙。
卢豪强有两个亲姐姐,大姐打小聪明考上了大城市的研究生,之后遇到了同校的一位德国籍男人,两人相处半年后便结了婚随着男方出国定居,这些年鲜少回家,只知道生了个儿子,在国外过得还算幸福。
二姐和卢豪强则与之相反,都只是在初中读完之后就去工作了,卢豪强独自留在大市打拼,二姐跟着父亲和母亲回了巴川从事捕鱼的工作,二十五岁那年跟隔壁牛肉摊的儿子结了婚,结婚数十年至今没有生孩子。
父亲年纪大上去后,捕鱼的工作全都由二姐接管,两人靠着两个摊位的收益和拆迁分到的钱在县城买了两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给两位老人,两处房子离得近也方便照顾,卢豪强在巴川没有自己的房子,每年过年回家就在两边各住住。
巴川的规矩除夕夜的正餐都是安排在晚上,中午就是随便下点素面吃,并不会特地买菜做饭。过年的这几天正是二姐和二姐夫摊位最忙碌的时候,凌晨四点两人就得为一天做准备,一直要忙到晚上,因此每年的除夕夜基本都是由卢豪强来掌勺,卢怡梁和崔子白在一旁打下手。卢怡梁将从菜场拿来的两条鱼和几斤鲜牛肉及若干蔬菜放在桌上,有些吃力地甩了甩手臂,看向厨房正在备菜的卢豪强道“老爸,菜我都拿来了,我得赶紧躺着歇歇,你不是说从这到二姑姑的菜场很近吗,走的我累死了.....”
卢豪强闻声从厨房走了出来,翻看着塑料袋边说道“噢我记错了,他们今年搬了新的菜场确实要比之前远一些,年轻人走这么点路喊什么喊,想当初你爸我可是....”
卢怡梁一听赶忙掏出手机默默向房间走去,卢豪强冲着卢怡梁的背影道“哎哎,子白刚跟我说他马上要来了,你出去接下。”
卢怡梁脚步没停,嘴上喊道“来就来呗,又不是第一次来不认识路。”
“他说他还带了个朋友回来,行李可能有点多,你去帮着拎拎。”
卢怡梁跟飞似地站到卢豪强的面前,满脸疑惑“朋友?什么朋友?”
卢豪强将菜一个个拿进厨房,耸了耸肩“说是他朋友的父母都出差去了就留他一个人,跟着一起过来了。”
巴川的冬天要比大市暖和,这是李近墨对巴川的第一印象。
县城的车道又窄又不平整,路上有很多提着东西走路的人,这是李近墨对巴川的第二印象。从大巴车站出来花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其中半小时都是因为堵车。
终于司机稳稳地将车停在了小区楼下,李近墨透过满是雾气的玻璃窗隐约看到楼下站着一个人,他推开车门向那边看去,卢怡梁正站在小区楼的台阶上,她穿着一件鹅黄色的羽绒衣,脖子围着一条黑白条纹的围巾,即使这样那张小脸蛋也依旧被冻得通红,她看了一眼李近墨,立马将视线挪开,朝着崔子白走去。
“怎么这么晚才到,我还以为你要错过除夕夜了。”卢怡梁接过崔子白的背包道。
“怎么会,听叔叔说今天大姑姑他们一家也会来?我还从来没见过他们呢。”崔子白忙转移话题说道。
“谁知道,说是这样的,可每年说每年都有事耽搁....”
说着卢怡梁又看向了眼前的李近墨“是你吧,上次在学校外我们见过的....李近墨。”卢怡梁不太喜欢记人名,就连同班同学她都要花上几个月才能认全,可是李近墨那张脸实在是太惊艳了,加上他又是崔子白唯一的朋友,这让她想忘都忘不掉,当卢豪强说的时候,她基本就已猜到是他了。
冬天的夜黑得快,二姑和姑父提前收了摊,匆匆赶回家帮着一起准备晚饭,崔子白和李近墨将藏在车库里的木制圆桌板搬了出来,这圆桌在卢豪强小的时候就用到现在,每年用却也不曾有过损坏。伴着窗外声声爆竹声响,圆桌被一道道菜肴填满位置,卢家二老看着墙上的时钟有些焦急。
二姑见状不动声色地说了句“怕是跟去年一样又不来了。”
卢父闻声立马跳起来反驳“不会不会!苏慧刚还跟我说他们已经到了,可能是路上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