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灼灼狼牙藏凤阙 > 第64章 找帮手嘿嘿

第64章 找帮手嘿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瑾瑜轻声问道:“他是否留下手迹或对照原卷?”

陆淳微微皱眉,建议道:“若要查,可从太学旧档之中检索誊录比对表,然而非宫中谕令,旁人不得擅阅。”

“我会命人取来。” 沈瑾瑜闻言,起身告辞,“陆博士,多谢。”

当日下午,东宫来了一封加急私信,由内侍小跑着递至正厅,封皮上是沈景明熟悉的笔迹。沈瑾瑜正坐在案前处理刑部呈上的文案,见状即放下笔,接过信笺拆阅。

信中写道:

【我听太傅说你等正在调查卢敬之之事,便也托人查了几日。他现居江南郢郡,号“卢白笔”,近年以教书为名,四处讲学,常有权贵子弟前往拜师。郢郡刺史与肃王素有交情,传闻私下往来甚密,恐有庇护之意。你可寻信得过之人,即刻南下,设局引之出郡,再行擒拿归案。】

信末未署名,只落一字“景”。

沈瑾瑜看完,轻叹一声,复又展颜,将信纸折好,随手按在桌角。片刻后,她提笔在另纸上写下回信。

【哥,你真是帮了我的大忙,这人若真落在你说的地方,此案便有望更进一步了。多谢。】

她行笔极快,语气却带着些许轻松。许是多年未见兄长如此关心政事,亦或是案情推进所带来的短暂宽慰。

写完,她将回信交与内侍封妥,再次坐下,神色却不似方才轻松。信中“寻人”二字反复浮现于脑海,她垂眸沉吟良久,终拈起一张淡黄色笺纸,重新蘸墨。

这一次,她写下的是另一段话:

【爱哭鬼,你那边事情办完了没有?若有空,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写毕,她将信收起,命人送往军中。语气虽轻,眉宇间却是几分郑重。

入夜,宫中寂静,殿内灯火未灭。沈瑾瑜披衣坐于案前,未曾合眼。几册旧年太学典籍摊在几上,纸页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

她一页页翻看,指尖摩挲纸角,眼神专注。时至更深,终于在一册残破的册子中看到一行墨笔批注,夹在篇末,无落款,只数十字:

【卢敬之改卷之术,隐于钩笔之间。若无银钩笔迹者,不得窥其真相。】

她怔住,低声呢喃一遍,眉头慢慢蹙起。

片刻后,她急急将那页撕下,唤来门外值夜的亲信,声音低却不容迟疑:“立刻前往工部,取永平十七年誊录所用钩笔笔样,尽数带回,务必核对每一款式与出库记录。”

那人闻令即刻退下,沈瑾瑜将那纸页重新抚平,贴入案后木板夹层,目光冷静如水。

——

数日后,江南郢郡。

赵煜晨一袭青布短褂,腰束藤带,面容略作风尘打扮,化名为商贾,拜入当地一名富户家中。此人姓顾,经营布庄数十年,子弟颇多,最年幼者方及冠,正筹谋应试之路。

赵煜晨言辞诚恳,自称北地布商,素来重视子弟学问,听闻江南有“卢白笔”之名,故特意南下探访,只求为侄儿延请一位名师讲学授卷。

顾家主人本与卢白笔有旧,闻言甚喜,连夜设宴款待,并允次日引荐相见。

次日辰时,赵煜晨随顾家进一处雅院。院内竹石交错,书案靠窗而置,帘外微风将纸页翻卷,案后之人正静坐抚卷。

卢敬之年近六旬,鬓角微霜,却神情清朗,目光锐利。他端坐不动,只以一瞥,便扫过赵煜晨与顾家少年的面容,开口便是试问文章之理,声调沉稳,不乏自负。

赵煜晨静听数句,目光不动,待卢敬之略有所止,便拱手称道:“先生果非凡人,察言观文,分毫不差。若得先生相助,我侄儿科举之路,或能事半功倍。”

卢敬之未即回应,指尖缓缓合上书卷,淡声问道:“你自北地而来,求师一事,真是为你那侄儿?”

赵煜晨并未退避,语气沉稳:“正是。但也不止如此。我愿为先生引荐上京,若肯北行,不仅重金酬谢,亦可荐入京师学宫,讲授太学生。”

卢敬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光。他慢慢抬眼,声音微低:“京中?呵……你来得倒也巧。”

他目光定定落在赵煜晨身上,忽而低笑一声:“你莫非与那位东宫太子有关?”

赵煜晨神情未变,淡淡点头:“殿下所托,在下自当尽力。”

听得此言,卢敬之面色陡变,话语顿沉:“告诉你家太子,若还执意查下去,迟早性命不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