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迷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迷小说网 > 七日立春 > 第44章 郡主

第44章 郡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经她这么一提醒,宣明帝这才想起来。自打他动了替胜王翻案,扳倒太后党的心思,下的第一步棋就是池远之。

他以池远之一双儿女为交易,让他为胜王翻案起了个头。

可帝王繁忙,当初允诺之事早就抛诸脑后。

“当初朕允诺待此间事了,朕便赐她小女县主之位。”宣明帝颇有些惆怅。

“都是儿臣不好,但儿臣试探过,她似乎并不知当初内情,且对太后并未给她县主位,颇有微词。”

文嘉恭顺立在殿前,垂眸看着墨玉铺就的地面。

勤政殿居于高台,汉白玉台阶步步升高,是皇权的象征。被台阶所隔开,勤政殿下方,才是太监宫女暂时歇脚,等待主子传唤的耳房。

此时耳房中王福坐在太师椅上,面前正是方才文嘉公主提到的林寂。

林寂今日进宫便是来跟王福回禀楼玉跟自己提及之事。

“这件事可跟其他人提说过?”王福将拂尘搁在一旁案上,银白色垂下桌角,在光线不明的室内显得颇为格格不入。

“未曾,至于楼玉是否跟人提说过,儿子就不知道了。”

耳房修的矮小,采光不好,都是为时刻提醒这些太监宫女,就算进了富贵地,跟这些个皇亲贵胄也有云泥之别,切不可越了线。

这些太监净了身,背就越发佝偻,在耳房里也不显局促。

但林寂身量修长,在其中就占去不少光亮。王福老了,倒也不觉得昏暗,索性由林寂站着回话。

“今儿个文嘉公主来了,还提了你一嘴,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把柄落在她手里,这趟寻我给你收拾烂摊子来了。”

王福哼了一声,也不知是对林寂,还是眼下正在勤政殿的文嘉。

“义父放心,近来虽一直在捉拿太后党,但儿子小心谨慎,手下人也并未惹祸事给义父添麻烦。”

“那就好,你方才所说之事,我会跟皇上禀明,灵州就你去吧,京中那些人暂时翻不了天的。”

王福并不只做宣明帝近侍,内阁之事,朝内外密报在宣明帝准许下也有涉及。

王福聪明,知道皇帝心思是有意利用他,对抗太后党,所以在允许范围内,肆意扩张自己权利范围而不被发现。

“是。”

“老祖宗,陛下唤您去。”小太监在门外传话。

“好了,你回去吧。”

林寂搀扶起王福,又躬身将他略皱的衣服抚平。

“那儿子就先走了,春夏相交,容易染病,义父保重身体。”

林寂站在耳房外,见王福一步步踱上台阶,身形逐渐被汉白玉掩住才离开。

今天他来,不仅只为了向王福回报楼玉之事,太后如今究竟是何情形,还是得探究一番,若他们有后招也好提早应对。

自从上次郑十四想自己表明衷心后,林寂对他也颇为上心,命人调查一番后,知他并无亲眷在世,先前对他的顾虑便少了些。

后宫他不便去,是以林寂便在太监休息所见了他,此刻多数人在外轮值或在哪位娘娘宫中伺候,也不怕王福会发现。

“见过林大人。”郑十四遥见林寂走来,隔很远便行礼相拜。

太监所挨着城墙根,宫城三处都有,就是为了往来各宫行走方便。

这个季节天气渐暖,不少太监都会把洗好的衣裤晾在外边,左右来往这里的多数都是太监,净了身的人便没了什么忌讳。

只是郑十四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低着头。

林寂不在意这些,反而随意坐在墙根底下的矮凳上,还让郑十四也坐下说,自己在王福那边站了半天累的很。

“近日太后情况如何?”林寂直入主题。

郑十四细声回着话:“这段时间太后寝殿一直闭着门,只有几个掌事姑姑能进去伺候,平时那些宫女都进去不得。”

“太后的意思?”

知道是谁封的寝殿,便知太后这场突如其来的病出自谁的手。

究竟是太后想借机迎回顺阳王,还是陛下想借此机会软禁太后,剔除太后党羽?

太后身体一向康健,这场病绝对是人为。林寂猜想。

“嗯……”郑十四垂眼回忆着,“最开始太后娘娘病了是素芝姑姑说要静养,人多嘈杂不利于养病,打发人出去伺候。后来陛下来过一次,就说除了几位姑姑外,旁人不得入内打扰。连妃子探视也不行。”

林寂皱眉,这唱的哪出?

先前是太后自己将人清走,之后陛下下令不让人探视。

“那这段时间你可还在太后宫中当差?”

“在的,每日除了养花,还得剪些新鲜的花交给素芝姑姑,她说太后娘娘病了,就得有些新鲜气儿在身边才好得快。”

林寂颔首,瞧着地上数量不少的蚂蚁,正搬着体型比较大的百足虫。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管他背后有什么阴谋,他自去应对便是。

想到这儿,林寂倒将自己说服了。与其猜想背后目的,不如先去做了再说。

“对了!”郑十四又想起了些,“有时我躲在殿外面的檐下偷懒,不时能听到太后娘娘咳嗽的声音,听那声音……应该身体并无大碍。”

“我知道了,过段时间我要离京,宫中……就拜托你帮我盯着点,若有事可以去我府上找门房,我已经交代过了。”

郑十四笑着连连点头:“好!多谢林大人照拂!”

翌日朝堂上,争来争去的,还是那几件事。

“启禀皇上,灵州倭寇频发,灵州知府已接连上书请求朝廷派兵镇压。还请圣上试下。”通政使江枕上前奏道。

“兵部……”苗坚因贪污以被流放,新上任的尚书宣明帝一时叫不上来名字,“你怎么看?”

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曾芳成忙出列回话:“回陛下,这……调不出兵来……”

“调不出兵是什么意思?”宣明帝似乎被这话给弄得不知所云。

“回陛下,臣初上任查阅档案,发现如今实际能调动的将士已是不多,基本都在要塞镇守。且因粮草不足,各地屯兵比朝中原定下的数额少了近半数,所以……”

曾芳成越说头越低,恨不得直接把头埋进大殿底下去。

他初上任看到各地黄册时,就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原想着现在粮草军饷都发下去,近年边关也太平,过个一两年便能将这窟窿给填上。

谁成想陛下居然在朝上直接问他要兵!

他刚从外地调任,哪知道刚上朝就遇到这么丢人的事?现在站在百官之中,只觉得这份俸禄也太难拿了!

“荒唐!”宣明帝怒斥道。

倒不是对这新任的官员,而是朝中那些没拔干净的蛀虫。

虽之前已有了打算,但实打实听到无兵可用时,也是气不打一出来,恨不得立刻把那些人革职查办。

曾芳成哪知道其中弯弯绕,只以为是在呵斥自己,吓得双腿一软就跪到地上,头更是额头触地不敢抬起来。

“倭寇于我朝而言是藓疾,眼下谁能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