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中,萧姝和可用的人算不上多,在武力值上更是没有可以匹敌禁军。
因此,尽管萧姝和并没有完全信任霍将军,也只能带他一同前去禁军大营调兵。
也正因为她不信任霍将军,更不敢将他留下。
萧姝和本不想亲自前往,担心突增变故,可在来承德殿的路上,常安拦下的一个小太监说,沈皇后已经派了苏嬷嬷携凤印前去禁军大营调兵。
许是禁军之人只认虎符不认凤印,也可能是禁军中出了差错,导致城门处久久不见支援。
萧姝和在知道何将军不在宫中,便猜测禁军大营中有萧晟的人,且职位仅次于何将军。这样,才能在何将军不在宫中、没有虎符的情况下,执掌整个禁军大营。
他并不需要做些什么,只需要拖上几个时辰的增援的时间便好。皇宫四处城门的守卫,日常驻扎的并不算多,即便占据有利地形,在多出数倍兵力下,被攻破只是时间的问题。
萧姝和虽不知道与萧晟合作的人是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手中的人不会低于两万兵马,且应是个个武器齐全。
否则,他怎敢只带着几人入宫。
他定是有足够的把握,才敢如此行事。
萧姝和想到那枚被常安收起的金钗,若她没猜错,那是崔宜妍白天所戴的金钗,所以她才会觉得眼熟。
她向来不太在意别人的衣着首饰,这才没在见到金钗时想起。
萧姝和不敢耽误时间,只匆匆交代了张云苓几句话,带走了常安,留下她与陈公公、小夏子及一半的带刀侍卫。
禁军大营虽是驻扎在皇城内,与承德殿相隔甚远,属外城区域。仅靠脚力走过去,太过耽误时间。
霍将军自是清楚萧姝和的顾虑,让手下人去备马。出了内城,他手下的两个人就牵着十来匹马等着他们。
萧姝和的骑术不错,只多年未碰,上马时略显生疏了些。
霍将军早已翻身上马,察觉到萧姝和上马时的生疏与动作,略有些疑惑。
他记得,昌宁公主的骑术是陛下亲自教得,很是不错,陛下病倒前还去瞧了她骑马。他作为御前带刀侍卫,自是随行左右,瞧见了昌宁公主的上下马时的动作,极为飒爽,远不似这会儿的生疏。
不过一个多月,竟退步这么多?
萧姝和已经坐稳身形,旁边的常安拽着缰绳,一脸的为难。
“殿下,这,这……”常安看向萧姝和,神情尴尬又带着一分落寞:“殿下,奴才不会骑马。”
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卖给人牙了,后几经转手被负责采买的公公买进了宫里,连马也只见过寥寥几次。
最初是他年龄太小,又只是最末等的小太监,根本接触不到出宫的机会。若非得殿下的赏识,他早就死在那年被大太监推出去背锅的时候。
萧姝和还未开口,霍将军直接说:“这有何难,我让人带着你一起就行。”
说着就冲还未上马的几个侍卫挥了挥手,手指点了点他们几人:“你们几个看看谁带常公公过去。”
被点的几个人相互看了看,心里多少都有些不愿意,可再不愿意那也是公主的人,当着公主与霍将军的面,他们也不能表现出来。
相互间用眼神推诿了一番后,其中一人站了出来:“我来带常公公吧。”
常安向对方行了一礼:“有劳。”
他混迹宫中多年,别的不说,察言观色的本领可谓是炉火纯青,哪能看不出他们之间的眉眼官司,只当不知罢了。
侍卫回礼:“公公客气。”
一行人上了马,朝着禁军大营而去。
比起皇宫内城,外城就混乱的多了,远远就听见了城门处的厮杀声。
萧姝和一行人人多,又是打马而过,因一心记挂着禁军大营的事,天色又黑,并未注意途中遇到的人。
乔装后的萧晟在看见萧姝和后,第一时间低下了头,伪装成慌乱跑路的小太监。他年岁不算大,个子身形都还未完全长开,伪装成小太监毫无违和。
而他身旁的几个“太监”,瞧着就违和许多。
其中一人看着萧姝和一行人离开的方向,开口说:“三殿下,是昌宁公主与霍将军,看他们去的方向似乎也是禁军大营。”
萧晟神色微变,他进宫的目的,一是放心不下母妃,特意入宫安置好她,二便是这禁军大营。
为此,他的人早早将何将军引出宫,花了极大的功夫才从他手中拿到虎符。
他可不是萧景那个蠢货,因建安帝对萧姝和的宠爱,打小便多注意她几分,对她的了解怕是比沈皇后、萧景要多得多。
萧姝和能和霍将军一同出现在这里,必是拿到了建安帝的那块虎符。
相比而言,他手中的这块,也就无用了。
萧晟很不甘心的攥紧拳头,死死盯着萧姝和离开的方向,好一会儿才开口:“我们撤。”
他手下的人都极为不甘:“三殿下,我们已经走到这里了,就这样放弃那前面的铺垫岂不是全浪费了?现在禁军中职位最大的,可是我们的人,何必怕昌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