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蔻比周知黎小两岁,两人是堂兄妹,从小养在一块,感情好的不得了。
周家人口简单,周家老太爷年轻时染病去世,留下两儿一女和一间空荡荡的屋子,周老夫人既要照顾孩子,还要养活家人,吃了不少苦头,终于累了一份家业,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又给女儿准备了嫁妆出嫁。
两个儿子各自生下一儿一女。
周家两兄弟在外经商,一年只回来两次。
另外两个小孙子现在在府城读书,每月回来一趟。
只有她们几个妇人留在家中。
陈家人当时也是看中了这一点,这才敢做出那样过分的事情。
只是没想到周家人行事这么果断,说退婚就退婚,说上公堂就直接把陈蒙告上了官府。
新上任的县令刚正不阿,直接判周陈两家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且陈蒙及陈家人蓄意蒙骗周家,更是罪加一等,罚了一笔钱财给周知黎。
陈家吃了这么大的亏,自然不肯罢休,又不敢明着报复,想着周家既然不顾往日情分,毁了他儿子的名声,那周知黎也别想好过。
于是派人到处宣扬,又授意那和陈蒙有苟且的女子去周知黎面前闹。
事情也确实如他所愿,周知黎的名声变差了,她妹妹周知蔻的婚事也告吹了。
周老夫人看着两个孙女各自小心翼翼安慰对方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气的手在发抖。
她两个顶好顶好的孙女啊,就这么被人坏了名声。
只是日子还要过,她还要从长计议。
周老夫人看着两个孙女,想了许久,等到她们两个心情平复下来,这才开口,
“这几天,阿黎和蔻蔻就去乡下的那间别院里住几天,省得乱嚼舌根子扰了心情。前几天张婆子还说最近桃花开了,你们去赏赏花,再摘些果子带回来给我。”
周知黎和周知蔻点点头,两人一起走了出去。
回到各自房间,周知黎刚坐下来就有人推开了门,抬头看去,是她娘亲。
周知黎有些不敢抬头看她,怯怯的开口,“阿娘。”
“阿黎,莫担心,本就不是我们周家的错,你不用自责,我倒是庆幸此事在你婚前就发现了,陈家不是好去处,要是婚后发现了这事,恐怕你就难脱陈家了。”
“至于蔻蔻那边,方家人既然这样做,可见他们也不是个良配。你伯母还要感谢你才是。不用忧心和蔻蔻一起去庄子上玩会吧,家里还有祖母呢。”
周大夫人表面上说的豁达,实则内心也有些忐忑。
刚从周知黎房间出来就去了周二夫人的房间。
刚到门口,想了想又掉头回来自己的屋子,从梳妆台最里的盒子里拿出了一条红宝石项链。
周二夫人这段时间只觉得家里太过倒霉,先是周知黎,再就是周知蔻。
她倒是没觉得是知黎连累了知蔻,后面想想还有些庆幸,
她当初是觉得方家那个孩子优秀,只是几番接触下来隐隐觉得这人有些怯懦,没什么担当,后面知黎退婚,陈家人在外胡言乱语,方家老爷就不太满意,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方岭居然一声不吭,任由着把这门婚退了。
她又惊又喜。惊的是方岭居然比她想的还要懦弱三分,喜的是还好知蔻没有嫁给他,不然日后肯定要受气。
只是家中两个女儿都婚事不顺,周二夫人想着要不要哪天让人把家里家外都打扫一遍。
她看见大嫂过来确实有些意外。
当她看见大嫂拿出那红宝石项链的时候更是呆住了,一时间惊讶的说不出话。
“弟妹,蔻蔻的事情,或多或少和我们有关,只是我们阿黎……”
周大夫人欲言又止,只好把盒子往前推了推,
“这项链衬蔻蔻。”
周二夫人反应过来她这是为蔻蔻黄了的婚事道歉,赶紧推辞,
“这怎么使得,这么名贵的东西,蔻蔻还小,万一带上磕了碰了岂不是可惜,嫂子你快收回去。”
周二夫人情真意切,“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最重要,再说了,蔻蔻少了一桩婚事又不会损失什么,可阿黎要是嫁进那陈家,可就轻易出不去了。”
“我看蔻蔻和阿黎最近喜欢金缕楼的珐琅手镯,不如改天给她们姐妹买两个。”
红宝石项链太过贵重,珐琅手镯意思意思得了。
周老夫人送走了两个孙女,正愁着接下来还怎么做才好,突然外面变得热闹起来。
她有些心烦意乱,干脆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两个丫鬟扶着她出了房间。
谁知刚进院子,眼前人让她一惊。